宝宝吐奶家长只能干着急?教你如何应对(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1年09月02日 10:24:55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喝可乐会胀气吗?不会对吧,打几个嗝出来就OK了。所以吞进去的气体该出来的就通过打嗝出来了,不会下行进入肠道。

  胀气是因为:

  宝宝摄入的乳类(包括母乳或者配方奶)都富含乳糖,而乳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需要在小肠内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吸收,部分未被分解的乳糖进入大肠后,在大肠定植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气体,导致腹胀,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导致腹痛。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伴随宝宝的月龄增加,胃肠道发育更完善,就会逐渐自行缓解。就和吐奶、打嗝一样,孩子大了就好了。

  需要控制孩子频繁吃奶吗?

  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刻意干预的,如果宝宝体重、尿量呈现出有过度喂养的趋势,需要适当调整一下孩子频繁吸吮的需求。

  另外如果孩子胀气严重,吐奶频繁,明确孩子已经吃饱只是因为不适希望通过吸吮获得安抚,这个时候则可以采用其他孩子可接受的安抚方式替代吸吮乳房;

  但接受与否还是要看孩子自身情况,如果孩子除吃奶都不行,暂时顺应孩子慢慢找到其他可替代的安抚方式。有时宝宝频繁吃是因为自己当前的能力搞不定大量整顿吃,所以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顺势而为而非过度干扰。

  需要警惕:胃食管返流病

  如果你的宝宝有下面这些症状,建议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宝宝吐奶时表现非常紧绷和痛苦,哭闹打挺等。

  宝宝吃奶时反复出现:吃几口之后就开始拒绝哭闹,然后再吃,再拒绝。

  经常在吃奶之后出现咳嗽,呛奶量大,且频繁哭闹。

  生长曲线下滑,体重不增长等。

  大于12月龄仍然吐奶。

  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呕吐物带血

  呕吐物有绿色胆汁

  持续喷射状呕吐

  呛奶后宝宝全身无力软弱

  你担心又拿不准的情况

  一种可悲的情况!

  有一种不属于异常吐奶但是人为造成的情况,那就是过度喂养。

  常发生在奶瓶喂养宝宝身上,无论奶瓶喂的母乳还是配方奶,奶瓶喂养通常都是参照时间和刻度来喂养,而喂养过程中家长普遍认为宁可多吃不能少吃,少吃是大人罪过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能怼进去多少算多少。

  如果孩子曾经吃过120毫升,那孩子每次必须要奔着这个目标冲刺,只能赶超突破不能退步。所以吃奶这个生存本能就无形成为父母的一种养育焦虑,明明是再自然而然的生理需求,却一定要上纲上线,整得比奥运比赛都激烈,不看别人家孩子,不看数据的家长太稀缺了。

  而这代价则是孩子在用ta脆弱的身躯承担本不应该承担的过错,喂奶喂到吐,少吃一口都不行,剩了浪费了,乖乖吃才是好宝宝,娃娃扎堆就比斤秤......

  这些来自饥荒年代对饥饿的烙印咋就甩不掉了呢,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孩子成年后肥胖的风险。世卫组织已将儿童肥胖定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调整之一,它增加孩子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从宝宝出生后吃奶、到6月后辅食、1岁后的正餐,永远都不缺填鸭式喂养的大人,多少父母眼中关于孩子的常态理解是:吃的好、睡的好、玩的好,不哭、不闹、好带、省心。

  嗨!该醒醒了,变天了~

上一篇:婴儿一直吐奶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
  • 婴儿吐奶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