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药粥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宝宝。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重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3.红枣+白果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需要注重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把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了会导致宝宝上火、气滞。
4.核桃+芝麻+红枣+蜂蜜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把它们碾碎后放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再放入1饭勺蜂蜜、3饭勺水(由于蜂蜜难搅拌均匀,所以可先将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热)。把大碗加盖,放入大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40分钟即可。天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此方最适合儿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方假如长期食用的话,能增强宝宝的体质。
(1)燥咳病因:由于缺乏水分的湿润,秋冬季常使人的咽喉、鼻腔有干燥之感,秋燥之邪更易通过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而侵犯入肺,从而引起咳嗽。
温燥咳嗽症状: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
凉燥咳嗽症状: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秋梨上市,天天吃1~2个,可养肺润燥、润肠通便、预防咳嗽。此外,金橘有很好的止咳作用,天天可食3次,每次5~6颗,也有药效。
(2)痰湿咳病因:小儿胃肠薄弱,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内生痰浊,阻塞气道而引起咳嗽。
症状:晨起咳嗽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家长可给患儿服食化痰止咳药,如半夏露、橘红片。痰湿咳嗽也可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痰声;或用橘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到100克煮粥。
(四)小儿咳嗽的按摩1.拍背婴幼儿不会吐痰,即使痰液已经咳出也只会将痰液吞下胃。父母在宝宝咳嗽时,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假如一拍到某一部位时宝宝就咳嗽,说明宝宝的痰液就积在此处,应重点拍。多数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轻易积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宝宝就会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暂时缓解。所以,拍背能起到宽胸理气,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拍背最好在宝宝刚睡醒或临睡前进行。
2.对于风热咳嗽,并同时伴有咽痛、扁桃体发炎的宝宝可以采用脚底按摩的方法。
先上下往返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按摩后,宝宝咽喉肿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天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