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少埋怨孩子多反思自己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11月30日 10:31:49 

  孩子种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总是会让父母碎碎念个不停,然而这样的指责并没有什么用,家长有没有想过,其实问题不是在于孩子,而是在自己身上呢?

父母少埋怨孩子多反思自己

  “你又做错了,怎么学的?”“今天把数学作业认真做完,别开小差!”“把书包收拾好了,检查作业看完成了吗?”把……

  这是家长每天都在不断重复的话,以至于形成习惯,而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些话的意义何在?这些话的效果如何?这些话我们说了多少遍?这些孩子有和感受和作用?

  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也有自己形成思维定势的说话方式和习惯,而周末和朋友孩子一起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让自己不得不思考“家长如何说话”?

  埋怨孩子前先反思自己——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影子

  康康今年五年级了,数学学习始终感觉很吃力,一提到数学就头疼,而且数学题大面积的出错。

  分析主要原因在于:1、基础掌握不扎实;2、体会不到数学挑战的快乐;3、课堂听讲习惯不好;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家长的陪伴和细致的指导;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朋友一直在强调孩子身上的问题,而没有反思自身,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学会抱怨,让孩子更加明确自己学习数学学不好,更重要的是缺少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和朋友交流完后,我给朋友提出了几个问题:1、你觉得和康康在一起最大的快乐是什么?2、你喜欢做数学题吗?作业给他检查过几次?3、你平时对康康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问题就是思考,今天孩子的问题,就一定是家长的影子。交流过程中我们惊奇的发现:(1)朋友对于康康的“要求”特别的严厉,而造成康康的叛逆;(2)这种要求几乎没有任何指导,陪伴孩子就是命令;(3)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多,但却体会不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给予彼此的是急躁。

  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乐观、自信、独立、积极、对事情充满着兴趣等等,而面对二年级的女儿,我感叹时间不晚。

  尽量多地陪伴孩子——在你一次次抱怨工作有多忙时,孩子间的差距一点点拉开了

  在一次乘车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刚刚参加中考的家长朋友,满腹郁闷和牢骚的讲述孩子中考的情况,入取分数线610分,而儿子只有300分的成绩。“没有出息的孩子,只知道玩;我工作这么忙,爷爷奶奶老了也知道清闲,连给孩子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听完后,我送给她一句话:“如果从小学,你每天拿出10分钟陪陪孩子的话,也许结果不会是这样的?”

  我们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忙多累,时间就在习惯了的抱怨声中度过了,孩子成长的差距也因此一点点拉开了距离。当我们陪伴孩子成长时,我们之间彼此依靠。看到孩子书写漂亮了,感叹自己每天严格的要求;当孩子和小朋友遇到摩擦了,我们的一句宽慰的话,让孩子学会了大度的包容;当我们每天陪伴孩子读故事时,二年级的她能够生动的给我们和所有的小朋友讲动听的故事……和孩子共同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彼此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反之,我们所不不愿看到的情景会接踵而至。孩子学习困难,获得了最大的不自信;没有家长的指导,孩子无所适从,事事犯错;因为做不好,家长拳打脚踢成了习惯,每天在父母之间陪伴的是不快乐。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小学——只知道玩,实在管不了他;初中——愁死了,别给我惹事就行;高中——什么也做不好,将来怎么办呀?希望家长不做怨妇,做一个不找任何借口,寻找教育方法的好父母吧!

  把要求变为指导——快乐的情绪和科学的方法是与孩子交流的润滑剂

  “你好好弹琴,要不然下次又要挨批了!”变为:纸条上写着“高抬手指、数好节拍”,什么时候弹好了这首曲子,喊我给你录像。不仅仅给予孩子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智慧和方法;

  “你好好做作业,把字写认真了!”变为“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请我帮忙呀,我可喜欢数学挑战了!”把一种乐观和轻松渗透给孩子,在和孩子共同挑战的过程中,也教会孩子学习的一种思维品质;

  “怎么老和小朋友闹别扭呀?你不会离他们远点吗?”变为“你跟我讲讲是怎么回事?哎,这么点小事呀,我帮你出个主意你看行吗?”学会做人和学会相处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知识”,我们必须更加的关注。

  从教多年的一个经验——什么样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什么样的父母,孩子真的是父母的影子。我们乐观、开朗,孩子时时处处也欢声笑语;我们做事积极乐观,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快乐;遇到问题我们寻找方法,孩子也会沉着冷静;我们做事情井井有条,孩子也有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

胎教音乐
  • 心理行为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