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幼儿的羞怯和恐惧心理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7月13日 14:34:13 

  心理学上,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每个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有过羞怯的经历,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见到长辈或别的小朋友不爱打招呼,总躲;有的孩子一和陌生人说话全身上下都不自然,声音很小,含糊不清,吞吞吐吐;有的孩子情绪和情感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胆小懦弱,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做。所以,容易羞怯的孩子多半是从自卑开始的。

  恐惧心理,是指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往往表现为神情高度紧张,内心充满恐惧;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够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易冲动。过度的恐惧不仅会给孩子的智力发展带来很大影响,还可能给孩子的性格、情感造成危害,引起心理危机。

正解幼儿的羞怯和恐惧心理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产生羞怯和恐惧心理是天生的,后天是不可能改变的;有的认为是父母遗传造成的,外界环境是无法消除的;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表现是孩子气质优雅、大家闺秀的象征。这些错误的观念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比如父母关系不和,争吵不断,或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亲子交流等。这样的家庭环境极易导致幼儿产生心理压抑。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交往,害怕遭到拒绝,长此以往极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极的内向性格。

  不良的养育方式包括:过分溺爱孩子,幼儿“有求必应”;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形成了孩子“虚高”的自我评价;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孩子被同龄伙伴抓、咬,就禁止孩子与同伴交往,导致孩子交往的机会被剥夺;随意训斥、打骂孩子,使孩子在心理上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溺爱和“虚高”的自我评价以及过分的呵护,极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任性、适应能力差等不良品质或习惯,从而使孩子缺乏交往动机,直至不愿交往。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起一些有损形象的绰号,如“光头”、“黑炭”等。刚开始小孩子不懂事,不会介意,而且也只有家庭成员这么叫,但时间一长,大家都这么叫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形象得不到周围人的好感时,便会产生自卑心理,害怕与人接触。

  老师和父母都要重视对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不仅要及早让孩子学会吃饭、穿衣、整理物品等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想去做,还要提供机会让孩子独立思考、选择,独立解决问题,使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主动参与各种合作活动。老师和父母要多加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能力。比如,怎样运用适当的语言与人交流,怎样进行条件交换,怎样对别人表达好感和愿望,怎样推荐自己,怎样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等等。

  犯错误是孩子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同时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绝佳契机。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大加谴责、恐吓,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可能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从而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与胆量。孩子犯错误时,要把事情本身和孩子分开,就事论事,询问为什么没有做好。犯错误是一件事情,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充分认识到自己不足、从中成长的过程。应当教育孩子有勇气面对不完美的结果,并且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不要因犯了错误而使自信心受到损伤,甚至失去自信心。作为父母,常常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尤其是认为他们在有意调皮捣蛋时感到怒火万丈,大发脾气,使得孩子们更加害怕犯错误。我们应当培养孩子承担错误的勇气,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怜悯,等待着父母来安慰自己。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他的同情和怜惜的话,孩子就会被迫接受失望的现实,难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有害怕情绪时,父母不应责备或处罚他们,而是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孩子害怕夜里起床去卫生间,父母可在卫生间与卧室之间多装几盏小灯,让他掌握或明或暗的主动权,帮助他克服恐惧心理。

  如果孩子害怕蜜蜂,可以告诉他蜜蜂是如何辛勤劳动来采花粉酿蜜的,并且对他说只要你不去惹它,它是不会蜇你的。如果孩子怕狗,父母可以给他讲有关狗的有趣故事,告诉他狗是我们的朋友,它很忠实,并且乖巧可爱。狗见到你大声地叫,那是告诉主人有人来了,你不要乱跑,从地上捡石头,狗就会害怕了。如果孩子怕怪物,你就给他讲世界上没有怪物,那些都是大人们想出来吓唬人的。

  家长应有意识地多带幼儿接触外界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游乐场、水族馆等等,鼓励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在娱乐中,孩子会感到陌生的事物并不可怕,从而消除对陌生客体不必要的恐惧。

  对于容易羞怯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们结交一些比自己年龄小一点的朋友。这样他(她)就处于“长者”的位置上,会多些领导意识,为身边的弟弟妹妹做表率,从而克服羞怯。

  可以教孩子学习音乐、绘画、舞蹈、体育等。如果孩子掌握一两门特长,比如舞蹈、书法、绘画、钢琴等等,就比别的孩子多一份优越感,少一份自卑感。这样在与人的交往中,会显得更潇洒,还可能找到有同样爱好的孩子做知己。

胎教音乐
  • 幼儿心理学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