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蓝皮书》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超大班额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的情况则比较少见。在中西部地区,知名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班额差距很大。如在陕西省咸阳市的8所小学中,知名学校人数比薄弱学校的人数多十倍以上。
分析:根据教育部的划分标准,班额56人以上为大班额。蓝皮书表示,超大班额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侵害师生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校园安全隐患。
对于大班额的普遍存在,《教育蓝皮书》认为有如下主要原因: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向中心城市和县城转移,许多地方集中资源办学的学校布局调整;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学校发展不均衡;利益集团利用择校寻租获益等。
教育满意度厦门最高
《教育蓝皮书》还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厦门、青岛、西宁满意度整体性评价位列这35个城市公众满意度的3甲。
此次蓝皮书调查还显示,从全国35个城市来看,深圳、天津等9个城市超过三成的公众认为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非常突出。只有昆明、太原、沈阳3个城市,主张“非常不突出”的比例略高于2%。
分析:《教育蓝皮书》分析认为,与前两年相比,我国主要城市的公众教育满意度有所降低,处于“比较满意到不太满意之间”的状态。
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到最后公布、各地相应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出台等进程,教育改革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从而强化了公众对本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求,增加了公众对教育现状的质疑和反思。另一方面,幼儿园入学难等热点问题,也可能会影响公众对教育状况的评价判断。 法制晚报记者王南
2011年教育蓝皮书在京发布
3月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以第三方视角审视2010年度的中国教育。
教育蓝皮书回顾了2010年中国教育进程,并特设了两个年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落实;教育人口与教育格局变化。学前教育、流动儿童教育、高考加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小学校园安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等教育热点问题作为特别关注推出。另外,蓝皮书还开展了与教育热点话题相结合的专项调研:《全国中小学大班额调查》、《免费师范生选择动机与心路历程调查研究》、《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状况与资源利用情况调查》、《201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等,力图以第三方视角审视2010年度的中国教育。
教育蓝皮书认为,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日益宽松,是中国教育的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高考弃考的人数也在增加,出现了新一轮留学潮、移民潮,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提高大学教育竞争力,应对生源流失和减少的危机。蓝皮书还表示中国需要加快教育改革,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度化建设。
教育蓝皮书表示,2009年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全国各地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见缓,多数省份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增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