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先克服精神焦虑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1日 10:26:17 


  入园对于孩子和父母而言,无疑像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父母则暗自心焦——孩子是否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不会想家……看着孩子楚楚可怜的眼神,许多父母明明不忍心,但为了他的综合发展,却不得不与孩子“挥泪告别”。

  磊磊上幼儿园了,可他并不开心

  上幼儿园前,为了免除磊磊对陌生环境的精神焦虑,妈妈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带他去幼儿园参观,在滑梯、转椅上尽情地玩了一番;给他讲老师像妈妈,小朋友一起玩多开心。

  第一天磊磊半是期待半是畏怯地走进幼儿园,忍住眼泪跟妈妈道别。回家时,他的额头上还贴着老师表扬他的五角星。但在当天晚上,磊磊在梦中哭了几次。第二天妈妈说尽好话,甚至答应陪他呆在幼儿园,磊磊就是哭着不肯去。

  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

  磊磊的年龄,还无从用语言把拒绝去幼儿园的缘由表达出来,于是妈妈去跟老师沟通。老师说,不适应的孩子不是他一个,磊磊表现得还算好的。老师建议父母不必太着急,让磊磊有个适应过程。

  从出生起,孩子都是在不断遭遇陌生环境的焦虑中成长。他总很留恋熟悉的环境,比如:出生后留恋母亲的心跳声——以后又留恋母亲的怀抱——留恋自己的家,等等;但是在对陌生环境焦虑的同时,他也学会了打量明亮的四周,学会了咀嚼食物,学会了抓握玩具,学会了有限地接纳爸爸妈妈以外的陌生人。

  作为父母,无法以自己的身体去替代孩子不断克服焦虑,我们应常常创设新环境让他去适应,比如让他经受所谓的“饥寒三分”。

  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踏上社会”的第一步,环境之陌生,可想而知。有些小朋友可以很快就融入新的环境中,其实,在这之前,这些孩子同样也有心理“过度期”。从心理上来说,孩子们都会跟磊磊一样,宁可呆在熟悉的家里,他们也曾怀着焦虑在观察幼儿园。但不管客观条件如何,主观上由于能够比较快地克服焦虑,融入“社会”,这样的孩子总是能通过进幼儿园,使心智成长一大步。

  没有精神焦虑是否一定好

  如果完全依顺磊磊的心愿,避免让他遭受任何精神焦虑,这将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如果那样的话,他会基本呆在家里,有熟悉的人带领。即便这个“熟人”精通育儿知识,磊磊所受的影响还是会比较单一:相对单一的对话模式,相对单一的交往模式等,使他的思维模式相对单一。他将会在熟悉的环境里优悠自在,信息刺激相对减弱: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排列组合,哪怕图书的陈列方式也会不一样,而人际之间的“社会规则”更与“家庭规则”显著不同。磊磊无从接受到这些信息,使他对社会的敏感度会相对减弱。

  如果说对孩子的“强制高压”会造成心理不健康,那么不让孩子承受适度的精神焦虑,一味顺从孩子躲避陌生环境,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会有所缺失。

  适度的精神焦虑,可促使孩子保持适度的紧张,调动心智,去观察、分析、独立应对,从而促进积极的思维,不断

  • 宝宝入园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