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家园教育的矛盾(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1日 10:24:43 

  蒋先生(某地产公司销售人员儿子4岁) 

  有些时候,我们父母是不得不和老师唱“反调”的。我家的孩子自小性格就比较内向、怕事,在幼儿园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一开始我教导孩子不要进行“报复”。可这不但没有令情况好转,反而变本加厉。有些小孩屡教不改,趁着老师不注意,又欺负我家孩子,孩子也不敢立刻告诉老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教导他做出适当的“反击”,让其他小朋友知道他也不是好欺负的——可能这与老师所教育的结果是相反的。但有时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适者生存。 

  应培养“狼”一般的孩子 

  Bobo(某航空公司空中小姐女儿4岁) 

  就我所知,大多数幼儿园都教导孩子“忍让”、“谦虚”、“老实”等我国传统美德。然而,这样的孩子却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赏识”,我孩子就是个好例子。中班的她尽管会弹一手好琴,却总给那些“主动”的孩子抢了能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像孩子这样过于“谦虚”,长大后往往在社会上容易受伤害,难以出人头地。 

  所以,我就是想让女儿能像“狼”那样主动出击,这样才能总占着主导地位,“秀”出自我。所以,对幼儿园如此这种不与时俱进的教育,我并不认同,在这一点上我会自己去重新教育女儿。 

  剖析 

  家园教育矛盾,用一些幼儿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走访广州市几所幼儿园中了解到,主要由以下矛盾导致。 

  素质教育=? 

  “当前,幼儿园正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家庭教育中却仍普遍存在与素质教育相距甚远的问题和误区。”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李麦浪道出家园教育矛盾深层次的原因,“当幼儿园将新的教育理论用于实践时,往往引来父母的异议。我就曾见过因父母极力反对,而使某幼儿园不得不放弃一套以素质教育著称的教材。” 

  这对矛盾现实生活中体现在父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忽视全面发展;重生理、轻心理;忽视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等方面。换句话说,父母重视直观性的学习教育成果,众多幼儿园却希望致力于孩子身心健康、良好品德素质等发展。 

  其实,令父母重视直观性的学习教育成果是有迹可循的。一直以来,较多的父母容易简单地从孩子会背几首诗歌、会数多少个数来评价孩子的聪明与否,甚至以此来决定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 

  孩子在幼儿园=玩? 

  就了解,广州市绝大多数幼儿园的园长都曾听到父母关于增设孩子学写字,开外语班、数学班的要求——“你们幼儿园只让孩子们玩吗?写字、算术才是他们要学的东西啊。” 

  其实,根据教学大纲,0岁到6岁的教育不是

  • 宝宝入园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