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珮 建 议
情感的体验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可以越过大海重洋,让孩子们为不同环境中的景色和文化震撼,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让他们细细体会,如一颗形态美丽而奇异的树,一丛自然盛开的花……都能让孩子们体验。过程中,尽量给孩子创造环境和体验的对象,给他们一点点提示,更多地让孩子去自发地感受,他们的感觉比成人敏锐得多。
例如,在埃及开罗的酒店,吃过晚餐,两个孩子对我说:我们还想画,可是又好象画不出来了,我说:好吧,跟我走!我一手领一个走出房间,一下走进月光中,孩子们的小嘴就闭不上了:看啊!月光下的耶枣树、草坪上的喷泉还在唱歌、那棵树上的花儿怎么像鸡蛋壳、还有鸟儿也不想睡觉在树枝间跳、我们住的房子怎么象玻璃的帐篷、远处还有歌声,是金字塔那里传来的么?孩子们又说:我们快回去画,我马上就要画!我知道,她们又被感动了。
速写就是快速地绘画,时间较短,可以让孩子们使用各种笔,如铅笔、炭笔、油画棒、麦克笔、签字笔等。
晓 珮 提 示
如果没有伟大的情感,我们今天怎能看到毕加索那凝结着忧郁的蓝色(图七)、梵高那饱蘸着渴望和激情的热烈笔触(图八)、夏加尔倾诉着恒久爱情的浪漫构图(图九),更无法看到中国画里对自然、对造物的深情与意境(图十) ……, 丰富的情感成就了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带给我们享用不尽的视觉之美和心的愉悦。
图七
(图七)毕加索( 1881-1973 )在 1901 年— 1903 年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那时毕加索的生活境遇很差,蓝色代表了他内心的感伤和深沉的忧郁,在画面中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蓝色主宰了一切,也就在这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图八
(图八)梵高( 1853 — 1890 )毕生都在用激情绘画,在法国南部阿尔的阳光下,他的激情仿佛在燃烧,笔触强烈而坚毅、有灼热旋转的视觉冲击感,向日葵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直到今天,专家们还在分析梵高笔触的魅力。
图九
(图九) 夏加尔( 1887-1985) 他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 . 他的画充满了童稚的天真梦幻,浪漫奇异,夏加尔对生活的爱很大一部分源于他对妻子贝拉的爱。夏加尔说:“只要一打开窗,她就出现在这儿,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花。”
图十
(图十)郑板桥 (1693—1765) ,名燮,清代书画家,为 “ 扬州八家 ” 之一。自称 “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 藉以寄托对自然造化的情感和坚韧倔强的品性,抒发胸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