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奇心与兴趣从何体现(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8年10月09日 07:47:00  东方网
  特别需要提醒父母的是:

  在培育过程请注意,

  1.图案或者说这些抽象符号“像”什么,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愿;通常父母喜欢把数字“2”比作“鸭子”。 试问,现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有几个见过鸭子,既然没有见过,如何会联想到“2”与“鸭子”的关系呢?好奇与兴趣从何体现呢?

  2.图案或者说这些抽象符号的选择,也就是对抽象标识的直观表现的喜好,也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愿;

  由于人类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最初会对“知识”的直观表现充满好奇,并会主动尝试对其最初的理解,如若父母在此时对其好奇报以漠视态度,那么就会导致孩子因对抽象标识的不理解而无法产生兴趣,最后把一开始充满好奇的直观表现和抽象标示一起捆绑丢进了垃圾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在受到不合理培育后,无法对学习成生兴趣,甚至厌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还要为父母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独采兴趣源”,何谓“独采兴趣源”呢?

  载体培育认为

  关键词:“独采兴趣源”

  何谓“独采兴趣源”呢?我们说,虽然孩子会因为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发展的需要,对所生存的信息环境中的信息存在着普遍的好奇,但是因为成长的被动性和所好奇的事物能否被理解等等诸多原因,而导致在相对的时间段内,最终能被孩子逐步转化为具有强烈好奇和兴趣的信息,只能是所有信息中某一类的信息。

  面对这类信息,孩子会以最积极的方式进行采集和收集,因此,我们就把孩子最感兴趣的这类信息,称为孩子的“独采兴趣源”。例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汽车。那么,在这个相对时间段内,汽车就是孩子的“独采兴趣源”。
  • 才艺潜能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