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具有一技之长,或者成为某类的专门人才,应该是很多父母的共同心愿。有些父母更是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给孩子报了不少的兴趣班,让孩子早早的学习一门或者几门才艺。但是亲子教育专家认为,年龄太小的孩子由于手的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过早演奏乐器不利于手的发育,而且年纪太小的孩子心理也不成熟,对音乐、美术作品缺乏完整的认知,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通常情况下,孩子五岁开始接受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比较合适;学习绘画从两岁半到三岁开始,最为适当,太早或者太晚都不恰当。
那么,当孩子处在恰当的才艺学习期时,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的艺术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呢?
策略一:紧跟孩子的发展水平
父母应该认识到:学习才艺只是让孩子在时间、精力都允许的前提下多些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借此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所以要避免急功近利或者对孩子施加太大压力的行为。对孩子的要求应该紧扣孩子的发展水平,符合孩子自身实际。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
策略二: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
有些家长出于某种考虑而选择让孩子学习美术或者乐器,往往是孩子不喜欢的。孩子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是被训练、被安排的感觉,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引发学习的重要动力。只有感兴趣的,孩子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兴趣很大程度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因此家长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孩子听听音乐,逛逛画展,多感受身边的生活,从而培养孩子对于艺术的兴趣。
策略三:及时鼓励孩子
在家里,父母不妨尝试一下:给孩子确定一两个明确的小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奖励、赞美,让他感受到学习才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样,他才不会退缩,并逐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策略四: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孩子知识、经验少,容易以表面现象作出判断,也容易受父母或周围人的影响,因此,孩子对于艺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因此,家长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比如,家里可以挂一些富有艺术性的居室装饰物,多为孩子选择一些节奏变化大的音乐播放等。
每个孩子在幼小的时候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天赋,父母要做的是要把它们激发出来,并且给这个天赋一个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