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没有儿歌的童年,我早期的读物是毛选、刊登长篇社论的党报和无处不在的标语。
我现在给女儿唱的儿歌,大多是以前听妹妹和弟弟唱的,少年时期记忆力超好,听啊听啊就记住了,到现在也没忘了。
为女儿买了儿歌书,好多本,翻一翻,觉得没几首好听的,很多儿歌努力押韵,词意牵强,看着就不喜欢。
倒是喜欢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的很多典故,也给我这个成年人充电的快乐。
今天忽然意识到,我的好恶,正经点说是教育倾向,是不是有失偏颇了呢?我女儿的婴儿时代,是不是因此过得比较一本正经了呢?
--------------------------------------------------------------------------------
我是米儿:
我不觉得你对女儿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不过,更好奇楼主成长的年代~~~
在印象中我们好象是看小人书长大的,你说的那些的东东西好象是知青们才接触的吧。
--------------------------------------------------------------------------------
当时的月啊亮:
小人书不多,基本上也是我识字的教材。我那时候如饥似渴,知青们的东西小孩子也一样看啊,看不懂,瞎看。
--------------------------------------------------------------------------------
小小宝的妈咪:
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拿着报纸上的曲谱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呢~~
不过小孩子和我们有许多区别,你要看她自己的爱好。
比方说,我们看《小龙人》觉得好做作,可是小孩子就是喜欢,我都想不通。
同样的,那么多小孩子喜欢奥特曼,我好怕将来小小宝也一样。
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我想还是让他多接触一些,自己选择吧。
--------------------------------------------------------------------------------
当时的月啊亮:
是啊,也许等芊芊再大一点,自己的喜好就更明显一些,我就只有接受和引导的份了。
那些少儿节目,我大多看不进去。
--------------------------------------------------------------------------------
萱宝宝妈咪:
我觉得每个妈妈,或者说每个家庭,教育倾向都是有所偏颇的,重点与用心方向都会有所不同的。
--------------------------------------------------------------------------------
liang_xu:
同意。不用太多自责,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
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