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月啊亮: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童年过得像中年,过于懂事,过于承担,希望在女儿身上有所改变。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初衷,才有了现在的反思。昨天忽然意识到的,老天,我家的CD永远在放古典音乐,我给芊芊唱的催眠曲总是过于抒情的成人调调……
--------------------------------------------------------------------------------
好妈:
唉,我现在还喜欢听儿歌,虽然我五音一直补不全了。
好好的童话CD,VCD儿童,就算玩电脑,也是儿童动画FLASH,家里玩具也是多如牛毛了,好爸说,我借机补过自已的童年呢。
明天38节,好好幼儿园老师请我带又又过去,给小朋友做妈妈如何照顾小宝宝的游戏,我一看到小朋友们就开心,时不时还找机会跑幼儿园和小家伙们混上半天,幸好老师们粉欢迎我这样的家长参与。
我这样,可能也会小有问题吧,呵呵。
要是我们在一个城市,嘿,我们把孩子们互带一段时间就最好了~~
--------------------------------------------------------------------------------
当时的月啊亮:
听你这么说,我得换个角度想想,借芊芊的成长时机恶补自己从前的缺憾——有点像怀孕时借口加强宝宝的营养饱口福之欲哦。
换着带孩子?咳,我若在上海,咱混合着带好了,冒充个有儿有女了——不过,还是我占便宜了。
--------------------------------------------------------------------------------
小问号:
所以有时候,与其说是在满足孩子,不如说是在补偿自己。
--------------------------------------------------------------------------------
wutong123:
有些时候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是另外方面的。做为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我,童年太过孤单太过担待,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在任何时期都无忧无虑,能够满足他希望一切。但同时我又担心生活太过顺意,会让他失去责任,失去宽容。所有的育儿理论育儿观念育儿方法我都去看看听听。但最终适合自已的还是只有靠自已摸索和探索。很担心自已的主观想法会让儿子失去他本不该失去的。
--------------------------------------------------------------------------------
心言唇语217:
每个家庭环境不一样的,又没有什么标准可以参考,要不有家庭背景这一说呢。
--------------------------------------------------------------------------------
当时的月啊亮:
哦,有道理。面面俱到有难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