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平凡的日子。而对进入幼儿园托班的大部分婴幼儿来说,却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爱并痛哭着。因为他们从家庭走进了幼儿园;从自由自在的集体生活,走向有规律、有约束的集体生活;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亲人,和一群陌生的大人和小伙伴在一起。当他们从懵懵懂懂地从对新环境的好奇中清醒时,一切新奇都变得难以接受了,不安感和不适感必然产生。于是,在与一向亲近的人分离时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状态,这就是分离焦虑。这种焦虑状态会使幼儿出现社会适应障碍或者是人格发展出现问题①。因此,帮助托班幼儿尽快摆脱分离焦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分离焦虑的强弱没有性别因素,关键由婴幼儿遗传因素和从出生到入园一段时间以来的家庭教育决定,亲子过分依恋或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婴幼儿产生较强的分离焦虑。而对于托班婴幼儿来说,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孩子的月龄。因此,作为教师,在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就非常重要。
要确立一种观念——我和孩子一样高。因为老师的平等,博爱、善良会使孩子们愉快开朗、热情积极。
要创设一个氛围——幼儿园是新家。家的环境能带给孩子亲切感和安全感。新家同样如此,而新家有更多的更新的更能自由摆弄的玩具,,有几个妈妈,有许多小孩子和小家庭照片。
要做好一次家访——让孩子喜欢上老师,让家长和老师一样做好充分的心 理准备,达成同步共育的认识。
要转换一种角色——我是那么多孩子的妈妈,要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传递给他们不同的深深地爱。
要积累一些方法——当孩子哭闹不止时,能尽快得使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孩子入园以后,老师在传递给孩子浓浓的爱,和家长及时沟通互动的同时,个别化教育引导就凸现其优势了。
案例一:
幼儿姓名:萱萱 性别:女 出生年月:01.2.11
情况分析:家访中,萱萱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超强。同时,家长反映孩子的午睡是非常成问题的,并断言萱萱去幼儿园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午睡。因为,在家她是玩到累极了才倒头睡下,往往是倒哪儿就睡哪儿了。看来,她的午睡确实是个大问题。萱萱来园后,我马上发现她的适应能力很强,虽然没有任何集体生活的经历,但是她很快融入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玩得不亦乐乎。可见她的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她的焦虑最主要还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造成的。
观察记录:附录一
小结:萱萱的生物钟被调整了。现在,她虽然还是大声声明自己不睡觉,而是躺下休息一会儿,但是安安静静地躺下后不久,就沉沉睡去。对这样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精灵,在引导的时候,就要感情和要求并用,而要求要稳步提高。
一、疏导帮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是帮助孩子入睡的基础。
二、逐步提高要求,能帮助孩子融入班级规则。
三、及时引导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孩子约束改变自己的不宜行为,倡导孩子的适宜行为。
四、家庭的同步合作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减少反复。
案例二:
幼儿姓名:畅畅 性别:男 出生年月:00.10
情况分析:畅畅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由婆婆24小时细致入微地看护着,从没有离开婆婆半步。在家,如果婆婆离开了他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