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母亲:女儿是我最完美的作品(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31日 12:40:49 

  除了自己的训练,在林熹4岁时我还专门到驻马店的聋哑儿康复训练家长培训班深造,并且带着女儿来到洛阳市聋哑儿语言训练中心学习。1992年9月,我和女儿远赴洛阳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培训。在这里,我知道许多和女儿有同样遭遇的孩子,也知道了周婷婷。找到《从哑女到神童》这本书后,我把它当成了“红宝书”,按照书中的方法精心制作了1000多张字、词、成语卡片,把租住的小屋墙上挂得满满的。等到林熹放学回到家里,就给她讲解。林熹学会了,我就再去掉,换成新的。经过不到一年的训练,刚刚5岁的林熹逐渐认识了3200多个汉字,可以自己阅读儿童读物了。

  眼前的胡振萍就是《漂亮妈妈》的真实版,我忽然觉得胡振萍的魅力有一种神圣的光环。我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胡振萍笑了:“其实这是母爱的力量,每一个母亲都能够做得到,辛劳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过程。甚至,现在我还认为我只不过把女儿的潜力激发出来了,孩子拥有的力量有时超出了你的想象。”

  她确实是个不一般的孩子

  1995年9月1日,林熹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在7岁的时候上学了,正阳一小破例收下了这个特殊的学生。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林熹的两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1997年9月开学时,林熹竟然主动提出了一个要求:免上三年级,直接跳级到四年级。学校经过对其测试后答应了这个要求。没想到跳级后,林熹不仅跟上了进度,而且很快成为班里的拔尖生。

  你别以为林熹只是个书呆子,她还有自己的爱好和乐趣。林熹喜欢画画,写诗歌、散文,甚至创作童话,近年来她已经创作了近百篇文学作品以及400多幅漫画,其中有一部分还发表在《中国少年报》上。

  除了智商,林熹的情商也超出了同龄人,因为她懂得正视自己,冷静看待自己面对的挫折。在小学时,林熹一度是数学课代表,因为班级有规定,谁哪一门的成绩高谁就是哪一门的课代表。当了一段时间的课代表后,林熹却被罢免了,原因是她没有听清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同学。她心里自然很失落,我都害怕女儿想不通,但是她的难过稍纵即逝,她还自我安慰:“我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这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林熹说话和正常人不完全一样,还有些含糊不清,她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从来不去刻意掩饰这个不足。除了努力练习发音,她见到生人不躲避,反而主动、大方地上前交流,像她这个年龄段的正常孩子有时都难以做到。身高1.60米的林熹性格颇似男孩子,兴趣广泛,喜欢冒险和体育运动,喜欢一切新鲜新潮的事情。现在正在上高二的她最大的理想是考上名牌大学,对此我和丈夫经常给女儿泼冷水:“万一考不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或者根本就没有考上大学,怎么办?”林熹总是乐呵呵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会接受现实,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是啊,有时我想,上天是公平的,给了女儿听力的不足,但是从别的方面加以弥补。有的时候,我竟然会佩服自己的女儿,一个刚强、冷静的孩子,一个向上、永远不会磨灭信心的人。我经常回忆起林熹6岁的时候登上长城的一幕,她甩开了我和丈夫的扶助,独自一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征服了长城。我相信,在人生的万里长城上,她也会不屈不挠地攀登高峰。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