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飞到他们那儿去了。此时,我来到其他组巡视幼儿的午餐情况,只见宝宝离开自己的座位,奔到小羽(化名)的身边,和她一起看名著《丑小鸭》。我明白孩子的兴趣,但是我也要正确的引导他。我马上告诉他先把饭菜吃完再去看书,这样老师才喜欢。宝宝听懂我的意思,开始大口大口的吃饭,一会儿,饭菜就吃完了。
案例2
随着夏天的到来,自然角的动植物多了起来,孩子们把家里的叫蝈蝈也带到了幼儿园,放在饲养角上让大家一起观察,随着蝈蝈的叫声,孩子们都被吸引了过来,我马上抓住时机,向幼儿介绍蝈蝈的习性,告诉幼儿蝈蝈最喜欢吃毛豆子。宝宝也同样对蝈蝈产生了好奇心,悄悄的走过去看,当我把蝈蝈笼子递给他时,他却又害怕的逃走了。我安慰孩子,悄悄地问他“它叫什么?”“吃什么?”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宝宝,一下子就说出了它的名字,使我吃惊不小,也使我感到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期总结:
开学初,我详细地分析了宝宝的现状,分析了他的家庭教育环境,并据此制定了学期的目标。本学期,按照目标逐条落实到月目标中,加以实施。经过一学期的观察与引导,我发现宝宝变得懂事了、听话了,固执的个性改掉了许多。上课时间,只要轻轻地牵着他的手,他就会听话的坐到同伴中间;自由活动时间,他会友好地与同伴玩耍,而不再争抢他人的玩具。平时,他还能为老师、为同伴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收放饼干桶、整理好桌椅,孩子非常愿意参与其中,同时,他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快乐。我并觉得他在班级中应该享有着与其他幼儿同等的权利,参与活动、参与游戏。针对他的情况,我利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多与幼儿聊天、谈话,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许许多多日子的相处,愈发使我感到孩子的朴实与憨厚,也使我觉察到他的点滴的进步。我为幼儿感到骄傲,也同时为自己加油,不断努力,使幼儿能早日恢复正常。
理论阐述:
1、自闭症幼儿大多表现出:(1)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2)言语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奇特、言语的可懂性差。(3)刻板行为或仪式性行为。强迫坚持行为的同一格式。宝宝存在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发展很缓慢,他不能及早地正确理解别人所说的的含义,或者是模棱两可,或者是断章取义;同时对语言结构掌握很差,只能讲些简单句、情景性的句子,句子结构及不完善对外界刺激缺乏积极反应。表情淡漠,性情孤独,少言寡语,闷闷不乐,回避与他人接触 ,经常不安地重复某种毫无意义的动作,如挤眼睛、皱眉头、紧握双手、注意力分散不宜集中、视线游离不宜稳定等。。这一切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幼儿心理自闭症,是幼儿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小脑生长发育迟缓精神疾病。但是自闭症幼儿不一定是弱智,经了解自闭症其实能经过后天的努力加以矫正,为了孩子的前途与一个家庭的幸福,如何来改变、教育好幼儿,我努力开始尝试,改变教育“宝宝”的方法。
2、一些在实践中的方法:自闭症幼儿的纠正一定要详细分析幼儿的情况,提出最适合他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1、爱孩子、关心孩子、亲近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了解孩子,激发孩子说话的愿望,有意识地解除幼儿的心理障碍。
2、不要溺爱孩子。成人对孩子过分溺爱,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孩子,一般是造成孤僻的主要原因。
3、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能做的事。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是人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事事由成人来做而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