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克服的恐惧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9日 20:47:04 


星期天的早晨,小华打开窗户,一阵冷风直嗖嗖的吹了进来。在南方,这是个难得的大雪纷飞的冬日。经过一整夜的纷纷扬扬,外面已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从小生活在北方的父母在远离家乡几千公里的城市见到了如此大的一场雪,难抑心中的思乡之情,于是他们给小华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带她去拍雪景照。他们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人烟稀少的中心广场。广场的空地除了小华一家几乎无一人影,只有一片白雪茫茫。爸爸妈妈让小华一个人站在雪地上,想给她留下一张纪念。就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小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眼睛四处张望了一下,显得十分紧张。爸爸妈妈跑到她身边想安慰她,却发现小华一身冷汗,并用双手蒙住了眼睛,大声哭嚷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小华究竟怎么了?这种异常的害怕能消除吗?心理行为治疗学家琼斯进行的实验研究也许回给我们带来启示。琼斯是当时著名的行为分析心理学家华生的弟子,她专门研究儿童的异常行为形成及矫正。有一个34个月大的男孩,名叫彼得,父母带他来找琼斯治疗,因为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不象其他孩子一样喜欢柔软的,毛绒绒的玩具,相反他对这些毛绒绒的东西十分害怕,怕爸爸平时穿的皮外衣,怕小鸟身上的羽毛,怕他摔破腿时妈妈用棉花球给他搽洗,他还害怕穿毛衣,最怕的就是邻居家养着的小兔子。这么多的害怕给小彼得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是给父母带来了许多烦恼。

琼斯对这个小男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了很多办法让他改掉害怕毛织物的心理。她从彼得最害怕的小兔子入手。琼斯把关着小白兔的笼子放到彼得的房间里,彼得一见到兔子就十分紧张,抱住琼斯不敢抬头,由低声的抽泣到发生哭喊要离开这个房间。琼斯带他离开了房间,为了安慰他给他一块巧克力糖。小彼得一拿到糖就停止了哭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糖,还时不时露出甜甜的笑容。琼斯趁着心情愉快时,又把他带进了房间。这次,她把笼子放在一个不易引起注意的角落里,让彼得坐在桌子边,桌上放着玩具和巧克力糖。彼得一边吃着糖,一边玩着玩具,显得十分快乐。期间只是偶尔瞅了几眼远在角落里的小兔子,但马上就低下头去专心玩他的玩具。就这样,彼得与小兔子相安无事地相处了一个上午。在以后的每一天中,琼斯在彼得吃糖玩玩具时,逐渐把笼子向桌子移近,并时刻观察彼得的反应。她发现彼得在愉快情绪的感染下,似乎不怎么在意小兔子的靠近,虽然有时还会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但哭喊发抖的现象已不再发生。一天,琼斯决定把小白兔从笼子里放出来,看着小白兔在他脚下蹦蹦跳跳,彼得依旧高高兴兴玩桌上的玩具,没有显出害怕的样子。到了治疗期末,彼得是一点也不害怕兔子了,连当他在玩玩具时,兔子跑到桌子上离他十分近,他也不害怕,甚至伸出手去抚摸它。经过琼斯一段时间的治疗,彼得由害怕兔子渐渐变得喜欢它,而且再也不害怕皮毛类的东西。

琼斯以这种方法成功治疗了许多有焦虑情绪和症状的孩子。其中究竟有什么绝妙的道理呢?琼斯解释说,对小孩子来说,吃糖玩玩具是一件十分令人愉快的事,若这活动与引起焦虑的刺激(兔子)结合在一起,吃糖时产生的积极情绪就会延及到兔子身上,从而抵消对兔子的害怕。琼斯认为这种行为治疗方法的生理基础就是因害怕产生的紧张状态不能与放松的身体状态并存,而且放松的身体状态能够阻止与害怕相联系的紧张反应。根据这种原理,琼斯治疗儿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害怕和焦虑,先要设置一个能让他放松,感到愉快的情境,同时将害怕刺激分为几个等级,然后以各种适宜的

上一篇:礼貌教育无处不在
下一篇:奇特的偏爱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