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克服的恐惧(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9日 20:47:04 

方式,如图片、幻灯、实物或言语指示想儿童逐步呈现害怕的对象或事件。让儿童逐级消除对不同刺激等级的害怕,直到儿童最害怕的刺激呈现也引不起他的紧张反应,治疗就是成功的。这就是行为治疗中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

但是有些心理学家指出,这种方法也有潜在的危险,情绪上的扩散有可能以相反的方向进行,也就是说,儿童不是把愉快的情绪扩展到兔子之类引起害怕的对象上,而是让害怕的情绪影响到吃糖、吃冰淇淋等愉快的事件上。因此,这些人主张对这类儿童还是让他们逐步去适应害怕的对象,如把笼子放在儿童经常作游戏的房间角落里,让儿童慢慢地习惯走近笼子甚至去探究笼子里的小动物。这样做对孩子的治疗效果如何呢?似乎没有任何实验和实例来证明。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方法的潜在危险,最为关键的就是害怕或焦虑刺激的等级的设定,尤其是初级等级的确定,否则引起过强的紧张反应不利于治疗的进一步进行。如何将引起病人焦虑反应的具体情景按焦虑层次顺序排列,这是系统脱敏法的核心技术。例如某一大公司的推销员经常乘飞机来往于国内外各大城市,由于近来飞机失事较多而对乘坐飞机产生了恐怖,患了乘机恐怖症,每逢要乘机外出就表现严重的焦虑。现将病人的焦虑从可以引起最轻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情景按层次顺序排列如下:

1.乘汽车去机场,看到一前往机场方向的大指路牌;2.来到民航候机场大门口;3.进入候机大厅;4.办理去某地航班的登机手续;5.进入安全检查口;6.进入机场检票大门口;7.登上飞机的楼梯;8.进入飞机舱内;9.坐上靠窗口的座位从窗口望见机翼与机场;10.飞机开始启动进入跑道;11.飞机升空,望见地面房屋逐渐变小远离自己;12.飞机进入天空白云之中。将上述情景制成幻灯片,按顺序放在幻灯机内。

  然后,让推销员坐在舒适的靠背椅子上,并使自己全身肌肉放松。对面墙上挂一银幕,病人手握幻灯机开关,先放映第一张幻灯片,令他注视并进行放松训练。如果这一情景不再引起焦虑,也就是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转入注视第二张幻灯片,依次训练,循序渐进。当看到某一张幻灯片,例如第7张,登上飞机楼梯时突然感到焦虑恐慌,肌肉紧张,则可退回到第6张幻灯片,重新进行肌肉放松。确信看到第6张入机场检票口大门的情景已无焦虑,再重放第7张,依次反复直至看到登上飞机楼梯时不再焦虑,肌肉放松,再注视下一层次的幻灯片。如病人通过了全部情景,不再出现焦虑,即可以从模拟情境向现实情境中转移,即陪伴病人乘车去机场,在现场中重复上述情景。一般说来在模拟情景中能够做到全身处于松弛状态,不再出现焦虑情绪,则绝大多数病人也能成功地在现实情景中作到,这时治疗即告完成。如果未将焦虑层次制成幻灯片,可要病人记住焦虑层次,或由治疗者按顺序下指令,即以言语指示要病人想像这一焦虑情景,如果在想像时肌肉保持松弛,未曾引起焦虑,则要病人进行高一层次的焦虑情景的想象。许多治疗的案例证实运用想像法进行系统脱敏可同样奏效。

文章开头提到的小华的“雪地之谜”,相信大家也已找到了答案和解决的方法。


上一篇:礼貌教育无处不在
下一篇:奇特的偏爱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