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来的小朋友丹娅说话口齿不清,很难听懂。安琪拉是班上年级最大的女孩,她一开始就不喜欢丹娅,还把丹娅的口齿不清作为武器打击她。
丹娅走向安琪拉和她的朋友们。
丹娅说:我勾(可)以王(玩)娃娃恰(家)吗?
安琪拉大声地对她的朋友们说:她说什么?我听不懂。(对丹娅)走开!你不可以和我们一起玩娃娃家。
老师说:让丹娅自己决定要在什么地方玩。在我们幼儿园,每个人都自己可以决定在什么地方玩。你可以选择去玩别的游戏,就象丹娅可以选择在这里玩一样。
安琪娅很勉强地对老师笑了笑,让丹娅加入游戏。但是,第二次她又不让丹娅玩了。其他几个小朋友也开始学安琪娅的样子,很不友好地对待丹娅。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多么的小气,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只是模仿安琪拉的做法。丹娅和一些能接受她,不讨厌她的说话方式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她似乎喜欢来幼儿园,也从不抱怨别人。
任何一个老师碰到这种情况,都会很会着急,但是老师能采取什么办法呢?
给孩子们讲道理,他们很快就会忘个一干二净。批评安琪拉也许只会使她更厌恶丹娅。然大家注意这个问题,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糕。和双方家长进行家访,好像还没有必要。老师处理这种情况时必须非常谨慎。
排斥他人是一种非暴力的敌视行为。发展到极端,就变成欺压。孩子们因为最琐碎、最无理的原因就排斥其他小孩。要解决这个问题,成人就必须设定一个容忍的极限,同时花时间去观察双方的言行,尽量了解他们的行为后面的因素。也许,欺负人的孩子是想显示威风,同时又不至于被看成一个“坏孩子”。受欺负的小孩也许希望被接受成为一个成员,认为受一点气是最好的选择。
容忍的极限是什么?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四个设定容忍极限的最基本的原则。简单地说,它们的目的是:
1、保证每个小孩和成人的安全;
2、禁止破坏设施和物品;
3、让每个小孩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个人
无论孩子什么时候越过了这个容忍极限,你都必须决定何时进行干预、采取什么措施。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师采用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