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越越妈:我就有这样的体会。越越就是不让人省心的孩子,脾气特别大,非常任性。比如没答应他看动画片,就故意摔东西;稍没顺他的意就发脾气等等。我们给他讲道理,当时他认了错,可还是一犯再犯。有时气得不行了,我就打他。每次动手以后都非常后悔,我知道是不应该打孩子的,但不动手就镇不住他。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不好的妈妈?
主持人: 生活中像越越妈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那么,孩子屁股是不是真的像老虎屁股一样,摸不得呢?来看看新浪网上几位妈妈及我们邀请的几位当老师的妈妈们的意见
。 钜钜妈:我觉得,是否打孩子要看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本身很内向,就不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心理障碍。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很皮,很淘气,打一打,也无防,不然他不会吸取教训。
妞儿娘:妞儿娘小时侯老挨打,还被罚跪搓板,因为小时候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好象没有什么心理伤害,但对挨打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亮亮妈咪:我认为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打只是其中一种,是万不得已而为之。
我觉得,让他知道做错事的后果比挨打更好。打不是妈妈爸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爸爸妈妈也不要意气用事,更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当孩子有不好表现,面临严重后果,并且执意不改,这时打就是比较合理了。不过总打也不好,让他有几次刻骨铭心的挨打记忆不见得就不好。
欢欢妈咪:我和哥哥从小没挨过打,欢欢爸爸也没有,也许因为这样,我们对打孩子不太赞同。有时欢欢调皮,我也会一时冲动忍不住想出手,但总会尽量克制自己。我不大相信“打”这种方法会有多大效果,从很多妈妈后悔的语气看来,那只是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手段之一。
艾樱:是否打也要有度?孩子犯了错误,在苦苦说教不起作用后,父母一气之下,难免想打一顿教训一番。我个人认为,一定要让他明白爸爸妈妈非常生气。打他时下手要有度!稍微疼一下就可以了,然后看着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就会明白自己错了,以后会注意。而且也不会有心理阴影。
彤彤妈妈:我认为不要打孩子,但应该“震慑”他,让他知道什么是大人忍耐的临界点。大人不要轻易发火,一旦发了,就要到位,让孩子知道错,错在哪里,以后不能这么做。
打屁股,你赞成吗?
沈文玮 上海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副校长
打孩子,顾到了眼前,却影响了他一生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相信父母对孩子动粗也是出于对孩子爱的本意,所谓“不打不成器”吧。在孩子懵懂初开、行为习惯养成时,父母的这种“爱”可能会及时遏制孩子的陋习。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空间,他们就很难再接受这种“爱”了。在其背后隐藏着许多“爱”的隐患,孩子会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与父母说真话的愿望,这会让每个父母都感到害怕。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多对孩子说一句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一刻快乐的时光,多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相信你的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一定是更好的;相信你同样也会快乐。
王莉韵 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体罚孩子不可取
我认为体罚孩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