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屁股,真的摸不得吗(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3:35:06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工作中接触了众多家庭教育的事例,父母倾注了所有的爱来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打骂也就难以避免了。但长久使用暴力,不仅不能教育好孩子,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对父母老师的教育有排斥感,那不是更增加教育的难度了吗?

   那么对孩子循循善诱、讲明道理就可以了吗?我觉得也不行。但是孩子有他的天性,贪玩、有惰性,光是口头的教育又怎能给孩子压力呢。我想两者并用可能会更好,当然我不是提倡要对孩子使用暴力,偶尔以皮肉之痛来略施惩戒,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是有所助益的,而其中的“度”就要家长好好把握,当然授之以理更为重要。

    孩子屁股,真的打不得吗?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王世伟

   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呼吁尊重儿童,在儿童中心主义的观念广为流传的今天,“孩子屁股能不能打”这种提问也许有点多余。一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肯定会瞪大眼睛说:当然不能打孩子啦!

  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要不要打孩子,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寻找有力论据来加以证明的问题。就请读者跟我一起来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剖析。

   不打派主张打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

   1.影响亲子感情

   ·打孩子会导致孩子恨父母;

   ·使亲子感情疏远,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尤其是做错了事后,都不敢跟父母讲。

   2.养成暴力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一个常被父母打骂的小孩,容易从父母的打骂行为中,学得暴力和攻击的手段。

   3.伤害自尊心

  孩子虽小,但有自尊心。大人打他,是对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个人的否定,尤其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时,他会觉得很没面子。

   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时,因为害怕可能会遭到父母的惩罚,所以会思前想后、畏首畏脚;在他人面前时,也会因为害怕做错了会招致父母的责备,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5.导致拘束、紧张情绪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6.学会撒谎

  因为害怕挨打,很多孩子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过失,费尽心思为自己的过失寻找理由,于是就有可能学会撒谎。

   7.让孩子失去内疚感

   孩子犯错后,如果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却没有惩罚他,他心中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一报还一报,挨完打便两清了,心理也平衡了,于是失去内疚感。这种情形,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身上经常发生。因此,对一个比较自觉的孩子,犯错后,激发他内心的道德自觉,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主打派主张“打”也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手段,尽管打孩子看起来很不人道,但也许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一种看似野蛮的方式,完全可能是出自善良的意图,也可以实现很多高尚的目的。

   1.让孩子迅速学会远离危险物,避免肉体的伤害。

   当孩子没有学会避免伤害,不能理解大人所讲的话,对某些做不得的事情没有记性,父母又没有时间每时每刻陪在他身边的时候,就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