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0:46:17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在独身子女的比例迅速增长的今天,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和将来大有作为。然而,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和行为却不尽如人意。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品德知识、经验和智力等多方面,而品德是核心。但是恰恰这一基础不为幼儿园所重视、不为家长所重视。品德教育成为了一种形式,品德教育被理解成一种管束和强制、一种宣传和灌输。当我们看到品德教育走人了误区,我们确实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品德教育。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初级阶段,其思想就如同一张白纸,既单纯又无知,因此引导孩子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便成了幼儿教师和家长首要的任务。鉴于这种情况,幼儿品德教育就须采用与其他年龄段截然不同的方法。那么,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什么呢?根据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既不能运用抽象的政治说教,也不能进行机械灌输,而应通过各种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行之有效的活动,让幼儿在愉悦之中性情得到陶冶,正确的品德观念得以萌发,良好习惯得以培养,从而为日后正确的品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活与品德教育紧密相连 

 幼儿教育不应该是学科化的教育,而应该是综合化的生活教育。正如陶行知所言,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高尚的生活受高尚的教育,过卑鄙的生活受卑鄙的教育。而品德教育更应该生活化。现行的教育与幼儿的生活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品德教育不能从知识出发,而要从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品德教育的内容来自生活,这不是说要将品德教育消解在生活中,而是以生活为依托,以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品德性问题为切入点,生成品德教育的主题。

二、游戏在幼儿品德教育中的价值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游戏首先使孩子感到好奇、愉悦,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幼儿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幼儿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甚或在成人的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就是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就是启迪幼儿道德创造思维,补充新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知的过程。游戏往往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幼儿,情绪愉快、态度积极、兴致极高、乐在其中。通过游戏,幼儿感受、体验成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产生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行为主体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产生肯定性、积极性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如通过角色游戏、交通安全游戏、规则游戏等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友爱、分享、互助等积极的社会情感,进而培养幼儿的自尊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等。幼儿的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等意志品质都较差。但是,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为了完成游戏任务,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觉地遵守游戏的规则,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超长的毅力,坚持不懈,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与动机,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经历内心冲突,以道德的动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可见,游戏可锻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三、信息资源是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 

信息环境是人们获得信息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