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启蒙创造教育的初步探索(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0:40:18 

探索、思考和讨论。三种是独立思考的心态。不人云亦云,不习惯听命于他人。敢于表现他人之所未发的见解。
  1、 丰富、开放的班级活动区角
教师们研究实践下述的问题:
  (1)、如何利用活动角让幼儿能够在自主自选的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和初级的理性知识?
  (2)、如何引导幼儿在活动角中形成广泛的知识兴趣与好奇、好探索的习惯。
  (3)、如何将探索技能的培养渗透到活动角的活动中去。
  (4)、如何将活动仍作为正规科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5)、如何引导在活动角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 开展全园性创造活动。
  1997~1999三年中,我们开展了“小星星创造节”、“小星星科技节”、“小星星艺术节”、“小星星童话节”、“小星星体育节”等全园性创造活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之有三个特征:A、积极的参与;B、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式;C、个体化。使幼儿在游戏中,在动手操作中,在思考问题中,受到创造氛围的熏陶,培养幼儿的创造兴趣。例如开展创造性的制作、拼摆、编讲等活动。
(二)、开展“小问号”活动,萌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好奇和探求是幼儿的一大特色,幼儿常常会问出一系列的问题,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为了幼儿无意识的、偶然的、不稳定的兴趣,培养成广泛而稳定的兴趣,给幼儿提供思维激发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中观察操作,并积极地发现和探求为什么的答案,促使幼儿主动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我们开展了“小问号”活动。幼儿园设立了“小问号”室,在其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操作和实验,不仅解决了幼儿“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更解决了幼儿“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内容有关于电、光、声音、磁铁、平衡、空气、小工具、视觉、嗅觉等近三十种内容,小问号室提供了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创造的多种材料及宽松活动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科技创造潜能的发挥。
  1、 走入大自然,开阔幼儿视野
  春天,我们组织幼儿饲养蚕宝宝,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及结茧,了解蚕丝的作用及丝绸的来历;夏天,我们带幼儿去郊外农村捕捉多种昆虫喂养、观察;秋天,我们组织幼儿去植物园收集各种树叶,制作树叶标本,参观农科所,观看棉桃的生长及参加收获;冬天,让幼儿尝试制作美丽的“冰锣灯”,挖究雪人融化的秘密。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参加活动的动力,是取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它成为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推动他们去观察、探索、尝试,了解周围的事物,这正是幼儿学科技所必须的。评价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首先就是要看幼儿对它是否有兴趣,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亲身实验,充分讨论,才能使科技活动顺利的开展,形成较完整的一个教育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
  每一届的幼儿,我们都组织参观市少年宫的科技馆,在那里,幼儿兴致勃勃地欣赏美丽的蝴蝶标本及地球、月亮、太阳、星星的运行演变;在南京天文台,幼儿不仅认识了土星、慧星,还了解了天文望远镜的神奇功用;在南航的航空馆,幼儿认识了战斗机、教练机、直升飞机等,还观看了航模表演,幼儿争先恐后地询问为什么飞机要有翅膀?为什么螺旋浆要转?为什么飞机不会掉下来?……,许多幼儿表示长大了要当一名飞行员,要当一名飞机设计师……。从而激发了幼儿发明创造,热爱科技活动的兴趣。
 (三)、探索创造启蒙教育的内容系列,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我们根据幼儿创造教育的总目标与年龄层次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的手;
  1、 创造活动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例:小工具、我们身边的新产品)。
  2、 与幼儿的生活内容相联系(例:奇妙的夹子造型、沙的探索、土的探索系列、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