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我们得有耐心,我们得有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否则,心灵的空虚和压力,必将使他们在游戏的虚幻世界里获得暂时的平衡和心理上的满足,继而产生更大的空虚。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一场不可收拾的灾难。
我常想,森林能稳定存在,同样需要各种各样的树木和动物,乔木是需要的,灌木也是少不了的……如果一个人只能充当小草的角色,为什么偏要让她成为乔木呢?所以,我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尽量民主,不会让她学太多太多,每个阶段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就让她落实到位就好,在别人努力学外语时,我却极重视她的母语学习,对于外语,我只在无意中培养她的听、说语感。我也不知自己这种做法是否合适。我常与同事们开玩笑说:“我的女儿要与农民的孩子比,不和你们的孩子比。”我对于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她能健康成长,希望她懂得爱别人,懂得爱自己,一个没有爱心的孩子长大以后是让人伤心的,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如果她只是一颗小草,就让她绿在天涯。
所以尊重孩子们的社会角色很重要,那是社会生态稳定存在的现象,就像自然生态稳定存在需要丰富多彩的动物和植物一样。
三、单亲家庭父母的态度与孩子的客观成长
很多时候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出问题,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父母的态度有关,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有一种对婚姻的失败感,他们失败了,他们就把希望转移到孩子身上,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培养孩子是天下父母应尽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能以一种补偿的心态去培养,我们不能失却自我,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追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事业,自己这么可靠你都靠不住,你还幻想去靠孩子,这不太可笑了吗?当然我说这话的时候并不代表我可以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我只是知道在女儿和自己之间要有很好的协调。所以我希望那些和我一样的单亲母亲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是的,婚姻的失败是让人痛苦的,但是在这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标准,谁少了谁活不下去呢?不要为失去了感到特别的沮丧,今天太阳下山了,明天还会出来。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走完自己该走的路,而人生的句号,最终也要落在自己身上才好。
我的家庭生活曾经是非常不幸福的。不过,这种伤心及令人不愉快的事现在看来已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过呢,我还是觉得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事,因而感到惋惜,这就是同另一个人建立起一种美满的关系。我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个性才能够全面发展并开花结果。然而,算是一种补偿吧。我对自己倒没什么不满意的。十七世纪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去你愿去的地方。如果你对自己的灵魂不了解,这个世界都会与你格格不入。’我想,我快到了随遇而安的境界。
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在这点上一定要态度明确。
四、放飞,让孩子们自己去感悟
中国人有一个不成规则的规则,谁最重要呢?自己?父母?都不是,孩子最重要。所以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父母的大半心思就放在孩子身上,关心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大多父母关心得过度了,关心得不得法,于是这种关心成了扼杀。不是吗?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千方百计找关系,托熟人给自己孩子多多关照,一路上来都是父母给他们铺平坦途,孩子们在没有挫折,没有批评的环境中成长。因为没有必要的客观磨练,孩子们变得十分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终于有一天父母鞭长莫及了,他们只有被社会淘汰。
我认为对于孩子还是平民化些管理较好,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应该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环境,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求得生存的能力。因为他们总有一天要独立去面对生活,独立去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不测,这一切都不是别人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