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无聊”的游戏,譬如:用积木不断地垒高?
孩子犯错,你是否总是能给以弥补或者改正的引导?
在孩子学新东西的时候,你是否总是能给以积极的鼓励?
你是否总是能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爱他的?
你是否总是会营造一种充满关怀的家庭氛围?
你是否总是确信孩子有能力长大?
评分办法:
上面共20道“是否”题目,凡回答“是”的就得1分;
“权威”的本质
如何评价你得分的高低呢?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权威”,然后再做一解释吧。
随着“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等民主教养观念的提倡,越来越多的父母学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平等地对待孩子”,“权威”这个词在现代养育中似乎成了“贬义”,成了“蛮横、不讲理、老一套”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愿意在养育中充当“权威”,因为怕权威激发孩子的逆反、怕权威违背民主精神。
然而不容质疑的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自己在家庭中越来越没有地位,越来越无法取得孩子的尊重,自己也越来越难以与孩子沟通;而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没有教养。在儿童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不少1~3岁孩子的父母无奈的询问——
都说不能打孩子,为什么我们这些被打的一代很独立,而现在不挨打的这一代却变得如此脆弱呢?
现在的孩子怎么会那么任性,听一点批评就不想上幼儿园了?
有时候我真想对孩子严厉一点,可又怕破坏了亲子感情,真是左右为难,没办法。
我不想过早地给孩子设下条条框框,希望他能自由自在地成长,可他现在连吃饭都乱七八糟的,毫无规矩,我该怎么办?
……
这是为什么呢?
家庭专家洛韦博士指出:
“也许民主的态度就其内在和本身而言并不坏,只是当它摇摆得太远时,就可能导致丧失对孩子的约束管制,造成家庭结构变异。当这种民主的态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问题会接踵而来。”
现代养育观念提倡“民主”并没有错,因为以前的父母可能滥用了“权威”,而将“权威”带入了一个误区——专制或专横跋扈。但不幸的是,现在的父母又将“民主”带到了另一个误区——放任自流。
我们可能过度地响应了孩子的要求,而忘记了孩子也需要被要求。这样看来,“权威”也好,“民主”也好,并非对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如果父母一旦丧失了权威,那么民主也将无从谈起;同样,如果父母不注重孩子的权利,权威就将变成专制。由此可见,父母的“权威”并不可怕。
“权威”的本质——爱孩子,又会要求孩子!
小阿姨虽然“粗暴”了一些,但她没有违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