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处处不如人”的想法。而这种比较经常是不够合理的,比如拿己短处比人长处。于是,在家长们一次又一次的攀比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逐步削弱,并最终失落了。自信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赏识教育之所以被广为推崇,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它是通过赏识孩子从而强化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为什么&怎么办:事实上,由于先天条件及后天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潜质。养育孩子,只有尊重规律和科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育儿过程中的攀比实质上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是以别的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此种做法忽视了孩子之间存在的诸如兴趣爱好、身体发育状况、后天成长环境等个体差异,而一味以家长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孩子,这不但违背了成长的规律,而且也会使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公式化,最终必然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代价之三:攀比造成孩子精神上的压力。
孩子的适应能力往往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得多,他们为了取悦父母,往往会去揣摩家长的想法,小小年纪便产生较强的得失心。为了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同,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更好,而一旦别的孩子超过自己时,他们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怎么办:爱攀比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当孩子不如人意时,他们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失望情绪,有的还会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甚至取消孩子优越的物质待遇,想想看,这些会给小小的孩子造成多大的精神压力啊!
一位明智的妈妈不会是爱攀比的妈妈,更不会是随意对孩子下结论的妈妈。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让孩子在优点面前虚心,在缺点面前有信心,在出现真正的问题和不足时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恰当的解决方法,然后引导孩子进步,才会让孩子重新找回欢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