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快乐宝宝,再当聪明娃娃
现今,“教育从零岁开始”的观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可以说深入人心,早期教育蓬勃发展,正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然而,在实践中,在广大家庭甚至幼儿园,早期教育往往有一种跟风走的现象。前段时期,追求智力开发,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制订一系列的早期教育方案:学识字、背唐诗、算算术……幼儿园老师也不甘示弱,纷纷出台以孩子智商变化为检测标准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这股早教热中,着实培养出了一些聪明的高智商儿童。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家长和老师们又匆匆调整行装,将“艺术教育”概为“素质教育”,带领孩子们弹钢琴、学画画、练舞蹈……于是有特长的孩子越来越多。 透过这些“跟风走”,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们暴露出理解的片面性和教育的专制性:他们将早期教育与早期智力开发等同,把单一的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殊不知,促进幼儿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才是早期教育的目标。更为主要的是,这些教育行为只体现了教育者自己的功利性思想,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做这一切时,孩子是快乐的吗?你所教的他想学吗? 快乐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身体发育而言,快乐能使人各方面机能达到最佳状况;就心理发展而言,快乐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学习而言,快乐的情绪能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转状态,从而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我觉得,在整体上,我们的早期教育改革应倡导“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让孩子先做快乐宝宝,再当聪明娃娃。
一 、让孩子获得快乐
1、教育者本身要拥有快乐的情绪 孩子的可塑性强,好模仿,易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或父母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并注意自己的情绪、性格、为人处世,做到乐观豁达,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
2、在有原则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自由 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身体不好不让他去草地与朋友追跑;为了整洁对孩子的游戏加以限制。孩子们的活动失去了自由,就像笼子里的小鸟无法飞翔。不知这些家长有没有见过沙滩上的孩子,他们卷起衣袖,拿上小桶,嘻嘻哈哈地忙个不停。脸上的红润被泥沙和汗水掩盖了,衣裤上的色彩更是荡然无存,可他们的欢乐是在家无法比拟的。这些孩子是幸运的,这些孩子的父母是智者,因为他们知道:衣服手脸可以洗干净,而快乐是买不来的。 当然,给孩子自由是有原则的,那些有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迁就和放任我们绝不能给,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的结果往往也是危险的,不快乐的。
3、及时帮孩子摆脱不良情绪 现在的孩子爷爷奶奶带的多,多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有时因为一点小事不高兴,或哭或闹或闷在心里,这时应注意引导孩子,教会孩子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出去活动,转移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如:带孩子爬山、鼓励孩子唱歌、用画画的形式将不良心情表达出来……
4、让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 我们班有个孩子,来园近一个月了还没适应幼儿园生活,整天哭个不停。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这名幼儿入园以前从没与同龄人玩过,每天都是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连唱的歌都是成人歌曲。其实,孩子的良好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是在与玩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与同龄人交往中,孩子易发挥自主性,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