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快乐宝宝,再当聪明娃娃(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31日 10:34:54 

解放”,从而也便易养成积极的情绪。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走出去”,或是将小朋友“请进来 ”,让他们在一起快乐地游戏。

二、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1、玩是孩子的天性,允许并鼓励孩子在玩中学。 曾有家长向我们埋怨:“我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他说一天到晚就是玩,采了蘑菇搭房子。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东西?”可见,这位家长没有掌握孩子的发展规律。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幼儿特别喜爱游戏,玩起来甚至可以废寝忘食。游戏不带任何强制性,它是一种自由轻松,充满乐趣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最大程度地体会到快乐。同时,游戏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的整个身心发展都能起促进作用。在玩沙玩泥时,孩子能体验沙泥的物理特性;在玩医院游戏时,孩子能体验劳动者的高尚情操;玩七巧板,可以培养创造性;玩配对卡,可以提高数字理解能力……既然有这么多孩子玩起来开心、学起来轻松的游戏,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起来,让孩子快乐、学习二者兼得呢?这可比坐在桌前麻木地写“1、2、3、4”成效要高得多。

2、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学其想学的。 我有一个学生,每天背着大堆琴书,苦着脸坐在钢琴上练琴。她母亲说:“我们有能力送她来学。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想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小时候……”确实,社会发展了,家庭经济条件好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但是,无论怎样的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曾有这样一来一件事情:在结构游戏中,向来能干听话的滴滴站在一旁,任我怎么鼓励、劝说、甚至责备也不肯参与游戏。后来我问:“你不想搭公园,那你想玩什么?”滴滴说:“想搭一只大老虎。” 我批准了他的想法,滴滴高兴地完去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搭公园和搭老虎差不多,关键在于他本身是否感兴趣。对于有兴趣的东西,孩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而有许多家长,总要求孩子像大人那样坐着,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孩子感到十分好奇的东西却不准摸,甚至不准问。这样教,孩子没有兴趣,他便无法发挥主动性,根本就学不好,久而久之,孩子是会产生压抑、厌恶、叛逆心理的。


3、充分了解孩子,调整期望值,因材施教。 1999年,重庆女孩刘亦婷同时被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录取的消息传遍神州后,全国各地父母们的信件雪片似的飞向她家,有年轻妈妈问: “怎样对5个月大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有幼儿家长关心:“怎样培养天才宝宝?”……其实,天才是极少数的,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将来走的路更是不一样。能同时被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录取的孩子又有几个呢? 总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今天拿唱歌跟这个比,明天拿画画跟那个比。能力强的孩子还好,比出了自信,能力弱的呢?比出了自卑,比出了压抑,比出了越来越沮丧的心情。如果每位家长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制定出相应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适当的发展。那么,孩子学起来将会很轻松愉快,家长也将成为一名教育的智者。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数十年研究发现,注重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家长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在笑声中锩刻灵魂,给予孩子快乐,让孩子快乐地学,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希望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先做快乐宝宝,再做聪明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