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幼儿就开始通过讲故事、神话,培养孩子的高尚品德。引导孩子区分好坏、善恶;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培养孩子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孩子认识和热爱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美丽的祖国。并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起孩子鲜明的爱憎分明的性格。
其次,要营造一个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家里人人都要尊老爱幼,说话和蔼,平等待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事事处处都要和对大人一样,有事商量。对孩子的优点,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切不可过分的夸赞;对孩子的错误,要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的办法,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不可简单粗暴,更不能打骂孩子或纵容、娇宠、溺爱孩子。从成绩和错误两个方面的引导培养孩子谦虚的美德。
第三、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起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学习,按时玩耍游戏;从幼儿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如扫地、擦桌子、收拾房间、整理玩具、整理被服、自己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整理文具书籍等。
第四、从小培养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生存能力及坚韧不拔的刚毅性格。通常我们的孩子摔倒了,大人赶紧扶起来或抱起来,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委屈地大哭一场。但是,有时候摔倒后大人不去扶他,也不用安慰的话,如“疼吗?”“怎么让孩子摔的这么厉害!”而是说“宝贝,不疼,勇敢地爬起来才是好孩子。”这时的孩子,不但不哭,爬起来后,还脸带胜利的微笑呢。卡尔威特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不去扶他,也不去抱他,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让孩子知道,生存要靠自己,什么都靠父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