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妈妈带玲玲在外边玩,一个比玲玲还小的妹妹跌倒了,便大哭起来。玲玲的妈妈鼓励玲玲去扶起小妹妹。玲玲帮小妹妹擦眼泪,嘴里还不停他说“别哭了,别哭了,我来和你一起玩”,并把自己手里抱着的一个娃娃给妹妹玩。玲玲的这种表现就是具有同情心的表现(图12一8),
这与玲玲母亲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在玲玲能理解语言,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达时,妈妈就给她讲故事,告诉她痛苦者的感受。当爸爸生病时,妈妈让玲玲帮助拿药、递毛巾。摸摸爸爸是否发烧等,用来培养玲玲的同情心。玲玲妈妈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2岁多的孩子看见别人痛苦时,会诚恳地去轻拍或抚摸别人,以表示同情。他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安慰别人,如他认为玩具可以解除痛苦,于是便把心爱的玩具送给悲痛者。当他听到故事中小白兔被老狼吃了时,会为白兔而哭。所以父母有责任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玲玲的妈妈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在培养同情心的过程中,语言是很重要的。如:给玲玲讲故事,把关心和同情的情节内容编进故事中。
(2)鼓励孩子帮助比自己更小的小友。
(3)家庭成员生病了,帮助照顾。有条件的家庭可给孩子养一些小动物。如小鸡小猫等,请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温柔善良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