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有效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7日 11:57:18 

  青青生气了。冬冬抢了她心爱的气球就跑,她怎么也追不上。青青想哭,想大叫,甚至想狠狠地咬冬冬一口!

  如果你是青青的爸爸妈妈,你会教她怎么做呢?是让她“别哭”、“别生气”,生怕她忍不住真的咬冬冬一口,还是由着青青哭闹,让她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两种做法都失之偏颇。

  人类情绪不纯粹是一时的冲动,即便是生气、悲伤和恐惧这些消极情绪,也有激发适应性行为,确保种族延续的作用,因而具有适应的功能。当然,放纵不羁的情绪表达,难以发挥这种功能。青青需要有保护自己的冲动,但任意哭闹是否能有效解决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情绪传达着语言难以表达的微妙信息,人们通过情绪表达而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妈妈的严肃表情,能使孩子停止嘻闹;而孩子的痛苦眼神,会牵动妈妈的心。可以说,情绪是社会互动的核心。只有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情绪、适当调节情绪,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情绪表达2门课

  理解情绪

  能理解情绪的意义和起因,并懂得适当回应别人的情绪的孩子,更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处于痛苦中的人,也乐于与人分享,社会能力出色。有时,对学前儿童来说,不了解自己及别人的情绪,是有严重发展缺陷的指标。例如,自闭症儿童就难以了解别人的情绪感受。

  其实,6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表情各异的面孔,但这些面孔传达着什么情绪,他还不太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区分不同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懂得如何推测别人为何高兴、难过、惊讶或生气。但是,学前儿童还很难理解复杂情绪,或是理解一个人竟然会同时经历好几种情绪(例如:你让我很生气,但是,我还是很爱你)。

  情绪理解,学前的孩子应该懂得这些:

  1.每个人都有情绪;
  2.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3.情绪可以传递一个人的感受;
  4.情绪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
  5.别人的情绪表达可能跟我不一样;
  6.我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自己或别人的感受。

  情绪调节

  学前期,是发展情绪调节能力的关键期。孩子必须学会根据情境,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例如,不能动辄哭泣、不嘲笑输掉比赛的同伴、不批评别人精心挑选的生日礼物。

  婴儿难以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却有一套令人惊奇且颇为有效的自我安抚之道:吸吮拇指和奶嘴。大一点的孩子,在必须跟妈妈分离时,会把小毯子或毛绒玩具抱在怀中,安抚心中的难过或焦虑。慢慢地,孩子会一步步学会遵循文化所制定的“情绪表达规则”。通过调节情绪,他可以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情绪平静,并有出众的社交能力。

  情绪调节,学前的孩子要学会这些:

  1.知道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反应,因此会选择恰当的自我表达方式;
  2.产生负面情绪时,懂得用一些方法去缓解情绪的强度与持久度,以便把情绪调整过来;
  3.处于强烈的情绪状态时,能够自我克制,不至于做出不当的行为;
  4.知道表达情感时要遵循哪些文化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有心,会找到很多提高孩子情绪能力的方法。

  5大策略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

  1.面对面,“照镜子”

  父母抱着婴儿,与他面对面,并模仿他的面部表情。当婴儿快乐地微笑时,父母也报以微笑;当婴儿惊讶时,父母也做出惊讶的表情。大多数婴儿会喜欢这种模仿游戏,并会主动变换表情

  • 性格培养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