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宝宝的“自我效能感”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7日 11:55:26 

  好好今年六岁了。有一天,妈妈问好好:"现在给读你一首古诗,10分钟后能背下来吗?"好好回答:"我觉得肯定不行的,时间太短拉!"好好对妈妈的回答,表现出了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一种预期,也就是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学者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当问孩子是否能在10分钟内背一首古诗,孩子在没有背诵前的回答,就是自我效能。对自己的预期越肯定,自我效能感就越高。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这不就是自信嘛!是的,两者含义差不多,只是,自信是一种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情况对自己能力肯定的一种状态;而自我效能,则是每一件事情上体现出的判断自己的过程。自信的孩子不一定在每一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自我效能都高,但是自信一定是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高自我效能感的累积总和。

  培养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的、自信满满的宝宝,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让孩子有许多成功的体验。
  给孩子一些难度逐渐增高的任务,并以适当的方式赞许孩子(注意:不要每次都是夸“你真棒”);

  增加孩子的替代性成功经验。
  给孩子看年龄差不多的同伴顺利做成某件事情(如弹钢琴曲或),并对他说,你也可以,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他一些能力相近孩子成功完成某件事的例子,建立间接的自信心;

  注意权威对孩子的评价。
  孩子自我评价在3岁的时候,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权威他人尤其是成人对自己的评价。4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同伴互评;5岁儿童开始能够将外在评价标准内化形成自己独立的评价,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父母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话语,但也不是说毫无选择的夸奖。要真诚地给孩子指出,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不要字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否定孩子,造成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调整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在有重要的考试或者评价前,帮孩子调整到一个好的情绪状态,并保证生理的一切正常,比如,紧张、焦虑,饥饿等容易降低人们在特定情景中对自己效能的判断。

  在生活中,应对一些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事情时,自我效能就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指导,但是,在孩子长大以后,面对中考高考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只有自我效能感伴着他一路前行了。

  给孩子一种神奇的力量吧,让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行!”

  • 性格培养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