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贝美德--守纪律篇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30日 19:35:05 

在公共汽车站前小学生规规矩矩地排在前头,公车进站未稳,却见后面的大学生一哄而上,小学生忿忿地在车下指责大学生不守秩序,只见大学生探出车窗说:“守规矩?那是小学生才做的事。”

  除了上述的现象,存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许多混沌不明的价值观点,考验着整个大环境的秩序。近年育儿教育观念提倡自由开放、多元智能、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成长。

  什么情境该有什么表现

  “守纪律”三个字在自由开放的现在,听起来有点教条主义,但它不是军事教训、面壁思过的代名词。当期待行为符合于社会的道德秩序,成为每个人生活自然而然的习惯时,其实“守纪律”并不一定代表人对许多事的压抑和缩手缩脚,相反在生活中每个人有了“守纪律”的习惯与默契,他应该是一个社会有序、人人受到尊重与尊重别人的美德思维。

  守纪律是一种社会化的秩序与规则,在这样约定成俗的规矩中,每个人可以放心地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让人接受,什么样的行为不可表现。成人可用道理去规范,而孩子需要一点一滴养成,逐渐内化为心中衡量道德勇气、是非对错的一把标尺。

  不管是什么样的聚会或场合,我们常笑言孩子带不带得出去,关键不在于孩子长得美不美、靓不靓,而是孩子出门后的表现,是否会破坏整个情境的气氛,弄得家长狼狈不堪。一个守纪律、有礼貌的孩子,远比一个长得漂亮但破坏性超强、翻桌倒椅的孩子让人期待再相见。当然所谓的“印象”就是众人给父母的教养用心的分数,守纪律绝非是要孩子坐不移身、笑不噤声的扭捏、刻板,而是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情境能有适
当的行为表现。

  7岁前为学习关键

  7岁以前的孩子不了解行为背后的道理,需要靠成人在生活经验中给予适当的规范,让其有序的去遵循学习。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秩序性养成为固持行为的重要阶段,也是步入小社会建立人际互动的重要开始。所以,守纪律的培养是一个好习惯养成的基础。掌握孩子本阶段的发展关键,将有助于孩子日后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建立人际关系的信心。

  一般而言,一个守纪律的孩子,会少了许多的莽撞,在作息时间上,能随着团体的步调,而不会无端地阻碍别人的生活,尊重别人同样也得到相对的尊重;能够专注听叮咛,也能专心的守规则;行为上容易受到正面的肯定,做事也较容易让人放心。

  让孩子轻松遵行的技巧

  道德的内化需要有阶段性的过程,当孩子在认知上还无法跟上行为的发展时,教孩子守纪律的美德,其实已经在为孩子日后的品德,培养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谁都不喜欢从说教中去了解生活应有的态度,所以想要孩子有守纪律美德,家长可以运用技巧让孩子轻松的遵行。

  1.故事图书的传达:在生活教育的故事图书里,常将有趣的人物或自然界动物及昆虫间如何遵守纪律,以求和平共存的道理讲明白,孩子很容易从中了解,一个环境中物与物间的秩序关系。

  2.生活的机会教育:不管是时事或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实,我们常见到不守纪律后的惨况。小时侯为小恶、大了闯了祸,即便只是小时侯的穿越马路,长大后可能更耐不住性子,骑着摩托车横驰呼啸而过。所以,父母要善于用生活的机会教育孩子,时时警惕守纪律的重要。

  3.正向的鼓励: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纪律行为时,给予正向的鼓励,是支持孩子持续此行为的好方法。孩子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执行中,养成了固持习惯与态度,就像一个不习惯随地丢垃圾的孩子,当其手上有一张小小的不干净的纸,怎样他都会找到垃圾筒才扔掉。

  4.坚持原则:只要是对孩子好的正面行为习惯,不论在何种情境中,都不应有心存侥幸或随时都可弹性开放

  • 性格培养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