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的幼儿,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练习平衡动作的平衡木有高、低、宽、窄之分。总之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幼儿的智力、体力水平,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努力为每一位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成功的愉快体验中建立自信心。
(三) 热爱尊重幼儿,运用暗示法引导幼儿获得成功。
教师只有理解尊重孩子,真诚地爱每一位孩子,才可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作为老师切不能对他们动辄批评、指责,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运用暗示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获得成功。这样既不损害幼儿自尊心,也不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暗示法对幼儿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师不是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暗示诱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和领悟。例如:一次我带幼儿玩攀登架,我要求每一位幼儿爬到顶峰击一下小铃铛然后再爬下来,可是乐乐却不敢。她是我们班胆子最小,个子很矮的孩子,我没有强迫她做,也没有训斥她。随后我带幼儿玩“小猫戏球”的游戏,我要求每只小猫做一次前滚翻的动作,我特意请乐乐做示范动作,并讲解要领。乐乐得意地告诉大家“做前滚翻很简单,只要人缩成一团,头一顶,屁股一抬,就翻过去了。”我表扬了她,又说其实爬攀登架也很简单,只要手抓紧栏杆,脚踩稳,一级一级向上爬就行了。乐乐对我说:“老师,我也能爬。”在大家的掌声中,乐乐顺利地学会了爬攀登架。这样用暗示的手段引导幼儿说出自信的话,从而获得成功,使孩子不甘于在行动中落后于他人,以自信的语言调节自身行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四) 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树立只要不懈地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信念。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讲故事来消除孩子胆怯、害羞等心理障碍。树立只要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信心是很有效的方法。例如故事《小黄莺唱歌》讲的是小黄莺唱歌很好听,但由于它胆小、害羞、缺乏自信,在森林举办的联欢会上,歌曲只唱了一半就低着头红着脸飞走了,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黄莺天天在树林里练唱,终于小黄莺的胆子变大了,变勇敢了,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联欢会上,小黄莺上台表演,终于获得了大家热烈掌声。故事讲完后,我利用木偶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按故事中的情节和主人公行为去表演,结果孩子们兴趣很浓,很投入。自信心的形成不是讲一两个故事能做到的,所以除了选用教材中的一些故事、儿歌外,我还经常创编或选用一些幼儿读物中的故事、童话,如《勇敢的孩子》、《勇敢果》等讲给幼儿。孩子们在自己扮演角色、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能否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是幼儿具有自信心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利用续编故事经常为幼儿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及故事情节,让幼儿动脑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想出克服困难、获得知识的好办法,从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如续编故事《战胜大灰狼》、《迷路的小女孩》等。
(五)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尝试,获得成功。
目前一些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包办代替,孩子处处被动,连最初萌发的“我会,我自己来”等一些自信心萌芽也在溺爱的环境中消失了。由此剥夺了孩子自主发展的机会,为他们日后表现消极、懒惰、无能、自卑埋下祸根。因此,教师除了为幼儿故意创设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