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3日 21:00:02 

  道德教育是父母、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父母和教师们常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感到困惑,有的孩子为什么老是说谎,有的孩子常常侵犯别人,打架、骂人,偷别人的东西,自私、不遵守纪律,对其他人和小动物表现出残忍,缺乏同情心等。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乐于帮助别人,富于同情心,有礼貌,遵守学校纪律,很少打架、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严于自律。当代儿童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或更大些的时候,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更为复杂,与学校和父母长期教育的道德观念出现冲突,甚至形成很激烈的冲突。为什么有的儿童会形成不良道德行为,是教不严或缺乏道德教育?这些儿童不知这些道德守则?有人做了一项研究,发现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儿童对教师和父母教的道德守则了解的更为清楚,记忆的更为准确。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道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道德发展的研究处于心理学研究的显著地位,许多心理学家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儿童道德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道德发展是以人格和认知发展为基础,健康的人格和智力发展是良好道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品质是人格中的一部分。本世纪初期,精神分析学把人的道德纳入人格,视为人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人格是高尚、良好道德观的基础。具有说谎、欺骗、偷窃、侵犯、自私、残忍等不良道德行为的儿童,他们在人格发展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儿童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对父母的信任,建立自主性和自信心,建立自尊,克服自卑,充分满足他们发展中的需要,不良道德行为的儿童在他们人格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十分缺乏一些基本需要。一个老是对父母说谎的儿童,可能缺乏对父母的信任,而父母也常表现出对孩子极不信任的态度,一个经常侵犯别人、常打架的孩子,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法可能更多的是打和骂,孩子可能有过度敏感的防御性;经常侵犯别人并不一定说明他有很好自信心、自尊感,可能刚好相反,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卑。他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行为建立自信和自尊,而学会用一种不良的行为去寻找自信心和自尊。一个对待别的孩子和小动物残忍的孩子,表明缺乏同情心,同其他人缺乏很好的情感交流,缺乏情感上的温暖和保护。而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表明他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别人交流,自己在情感上的需要也是十分满足的。我们说,每一种不良道德行为,对每一个儿童产生的原因可能都是不同的,但崐他们在人格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一致的、共同的,他们对待事物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总是和他们缺乏某种基本需要相联系。

  道德品质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才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对各种道德准则背诵如流,也认为这些准则是他应该遵守的,但是却很难做到,也不可能具有良好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的父母和教师如果只注重向孩子灌输这些道德准则,而不注意孩子在人格发展中的问题,即使孩子接受了这些准则,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相反,可能会形成双重人格。只有在一贯的健康的人格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才能统一起来,才可牢牢巩固下来。

  道德发展与智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思维,特别是判断力有很重要的关系。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道德判断的很多方面作了研究,十岁或十一岁以下年龄较小的儿童,把规则看的固定和绝对,规则是神圣而绝对固定,不能改变。问一个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他会说:“教师或父母说这样做是错的”。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道德判断更多以后果为根据,而十二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起来,有了较强的判断力。他们看待事物是相对的,如果每个人同意的话,规则是允许改变的,规则不是神圣而绝对固定的。年龄大的儿童道德判断则以目的为依据,例如,当一个年龄小的儿童看到另一个孩子为帮助妈妈打破了十五只杯子,而另一个孩子企图偷面包而打破了一只杯子的时候,他会认为第一个孩子更坏。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十一、二岁开始发展到十七、八岁,在这个阶段,道德判断力也一直在继续发展。

  从皮亚杰的研究我们可以想到,为什么在被父母、教师认为一贯“听话”的孩子,到了六年级和初中时,会有很大的变化,很难再“管”住他们。父母和教师道德教育应遵循道德判断发展的规律。

  • 性格培养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