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个性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8年10月09日 07:47:00  蒙台梭利早教网

  如果我们每顿饭都吃的是同一种东西,即使是制作得再精美的菜肴也会让人索然无味;当我们欣赏一个画展,如果每一幅画都千篇一律,即使画得再美也会让人厌倦。成人的世界如此,孩子的世界更是如此。因此老师应做一名画师,他笔下的孩子都应具有不同的个性,而不应只做一名画匠,把每个孩子都画成同一个样子。 有时,我们会在不经意中对孩子们这样说:"你们都应该像鬃小朋友那样,看他坐得多好看,看他想出的办法多聪明"。其实,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其他的孩子都跟同一个孩子一样呢。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出他的潜能。

  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它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还有自我意识等。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每个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而不是压制孩子的个性形成。通过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操作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给了我深刻的感悟:

  一、丰富的材料设置满足了不同个性孩子不同的兴趣与需要兴趣与需要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为活跃的成分。孩子开始面对这么多丰富的学具材料时,不知道选择哪一种。因此他们会频繁的更换学具。吴光宇小朋友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二十分钟之内竟更换了十几种学具,过了大约半个月之后,吴光宇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很喜欢到数学区去进行排序的活动,他会很专注的操作一种学具。我们班上有个孩子喜欢用木块搭建不同的造型,无论是福氏中的正方体、长方体,还是层层叠中的小木条,他都会摆弄得津津有味,每个孩子都从蒙氏教具中找到自己的兴趣。

  幼儿有不同的兴趣,也会有不同的发展需要,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差,手眼不协调,他就可以去练习倒珠子、系扣子、插牙签、穿栏杆的工作;有的孩子观察力不够细致,他就可以到感官区做配对。我们班的陈帅和董芊羽小朋友来园时都有口吃的毛病,当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回答问题时,口吃的现象就会加重,因此他们有练习正常说话、正常表达己意愿的需要。我注意观察他们两个人,他们俩总是会选择语言区讲故事的学具材料去操作。一边摆弄小卡片,一边嘴里自言自语的讲着故事,他们此时很放松,很投入,口吃的毛病也得到了缓解。丰富的材料设置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需要。

  二、蒙氏活动中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蒙氏活动可以让孩子自主的选择,不依赖成人,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刚刚开始操作活动时,我们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懂得自己去选择学具。有的孩子就坐在蒙氏线上一动不动,有的孩子则转来转去无所适从,还有一些缠着老师问:"老师,我玩什么呀?"这些现象都是自我意识缺乏,没有自主性的表现。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的孩子通过观察别人获得经验,有的孩子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都能够自主的去选择学具了。 有时孩子对自己的操作行为不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总会问:"老师,你看我这样摆对吗?老师,你看我做得好不好?"这时老师可以让他看一看订正卡,或是问一下他:"你自己觉得怎么样呢?"以此来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

  三、蒙氏活动针对孩子的不同能力来开展能力也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一种。它可以比较突出的表现出人的个别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他们的能力也会不同,要通过蒙氏活动使每个孩子在自身原有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例如在走线活动中,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差,就可以让他们先做模仿动物走,只要能走在线上就可以了,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强就可以让他练习托物走。

  另外每种学具的设置也要有不同的难度,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发展。例如:穿的工作,可以有穿扣子、穿贝壳、穿栏杆、穿线板等几种不同的学具。让孩子可以循序渐进地使自己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在教师的展示过程中,要给孩子留出创造的空间,让孩子对学具进行变化延伸,体现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创造力。

  总之,每个孩子个性都是不同的,就像花园里千姿百态的花朵,每一朵都有他的特点,正因为这一点,世界才被装点得如此美丽,我们要运用蒙氏教育方法,使幼儿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让我们的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 性格培养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