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习进度。对此父母需要特别注意,应采取措施尽快解决,否则会对孩子的自信造成长期影响。
Talk tips
1 聊天:你越是经常与孩子聊天说话,孩子学习语言就越快。幼儿会尽量模仿妈妈的说话方式。
2 倾听:尽管初期你不会对他所说的任何事情感兴趣,但一定要保持倾听的姿态。你需要集中精力,时刻看着孩子的眼睛,并适时做出回应。
3 游戏:很多小游戏能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你可以从中捡出一些适宜的,将其列入每天的例行游戏之中,每次应当持续一段时间。
4 教新词:尽管孩子会从日常的会话中自己学习常用语,但父母也应该主动教他一些不常用到的词汇,比如身体各部分的名称、房间里家具器物的名字等。
5 要耐心:有件事情每个开始牙牙学语的小家伙都会经历,那就是出错。刚教会的新词,小东西竟然转脸就忘了。不要生气,这不过是非常正常的学习过程。
杜绝口吃
在3岁以前,父母们会逮到小家伙不计其数的错误,有些是他所特有的,有些则属于每个孩子都会犯的“大路货”。
最为常见的错误包括:混淆词汇,有时会弄得你都不知所云;发音错误;自造词,说出一些从来没有人教过的话。(比如,当他吃饱喝足,没准会冒出一句“啪啪咕”。)
——当他们说出这类话时,不要去纠正他,否则可能会打消他说话的积极性,甚至造成说话紧张情绪。相反,父母应该先做出同意的表示,然后再用正确语句表述一遍,这样做要比直接指出错误效果好得多。举例来说,当他发现一只小鸟飞走了,或许会说:“鸟飞”。你可以说:“对了,一只鸟飞走了”。你适时地说出例句,能够在不伤害他“脆弱小心灵”的同时,帮助孩子了解语句的正确表述顺序。
如果父母没能把握住“适时”二字,就很容易引发幼儿口吃。因为,如果你的孩子想说一句话,说到一半时被打断纠正,他只得把前半段再次重复……在学习语言的初期,类似的情况如果不断重复,含糊、口吃就会出现。
我的孩子有说话障碍吗?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孩子确实存在某方面的语言障碍(天生或后天),下面提供一些诊断线索,帮你确认情况是否属实。(请注意,以下的现象即使存在,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孩子的确患病,请向医生求证。)
1、两周岁的幼儿还没有说出第一个字。
2、幼儿因无法准确表达意愿而感到沮丧。
3、起初学习语言一切正常,然后突然性地出现倒退。
4、孩子不愿参与各类唱歌/儿歌的活动。
5、你说话时孩子全神贯注于你的嘴唇,好像他听不到声音一样。
如果你发现上述症状,或是你已经担惊受怕几个月了,不妨约儿科医生或是幼儿园的幼教顾问谈谈,说出你所担心的事情,并从他们那里获得进一步的建议。一方面,这样可以使你不再胡乱担心;另一方面,如果确实存在某种疾病,也能及时科学地应对。
文/JOY
本文由《母子健康》杂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