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噪音常常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损害孩子听觉的“杀手”之一。那么哪些玩具有噪音?玩具噪音是如何伤害我们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抵制它呢?
孩子的耳朵每天都在接受来自电视、收音机、街道上的车辆、不断的叫嚷、各种各样玩具的哨声、笛声以及响亮的音乐声的轰炸。虽然大部分的声音是无害的,但是那些超过一定分贝、并且持续长时间的噪音则会永久性地损伤孩子的听力。
美国国民健康中心统计的数字显示,在6岁到16岁的儿童当中,大约有520万的孩子至少有一只耳朵的听力因为噪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这种伤害很可能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了,甚至可能始于婴儿期。造成这种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玩具噪音。如果孩子经常把那些吵闹的玩具紧贴着脸或放在耳旁,就会使自己置身于听力损害的潜在危险中。专家提醒大家,这种玩具噪音对孩子听力的损伤始于何时很难估计,往往是在孩子的听力已经出现问题时才被发现,所以,预防最关键。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位耳鼻喉专家指出,专家们普遍认为凡是超过90分贝的声音就可能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而一些玩具的声音已经超过了100分贝。这些吵闹的玩具包括:小喇叭(85到110分贝)、步话机(近耳玩具噪音超过70分贝)、玩具枪(超过125分贝)、挤压玩具(90到110分贝)、乐器(超过90分贝)、带发动机的玩具、以及任何带有短促尖利声音的玩具。”
噪音是怎样伤害我们的孩子的?
声波穿过耳朵内部一个充满液体的小洞穴,也就是耳蜗,那里布满了成千上万的极小的细胞,它们帮助把声音转换成信息并传输给大脑。当这些细胞接触到非常大的声音或者长时间持续的噪音,它们就会停止运动和流转,保持一种近乎静止的状态,结果就将永久地改变声音的运动过程,使大脑得不到信息输入,从而造成听觉损伤。
孩子听觉受损的表现不只是丧失听力,语言和表达能力也要比那些听力正常的孩子发育迟缓。那些住在机场、火车道或者高速公路附近的孩子,长期被噪音困扰,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失眠、焦虑以及精神不集中。另外听觉的不正常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他们听不见老师说什么,无法参加课堂活动,常常被误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多动症。这样一
来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有些甚至自暴自弃,变成学校里的问题学生。
玩具公司如何保证玩具声音的“安全”?
为保证玩具的安全卫生,保障孩子生命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自2006年3月1日起,对国产玩具实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其中包括噪音检测,检测合格的玩具都会被标上“CCC”和“GB6675”安全认证符号,才允许销售。虽然大多数玩具生产商都在遵循“玩具在距离孩子耳朵约10英寸时音量不能超过90分贝(相当于刈草机的音量)”的原则,但遗憾的是没有强制他们在玩具包装上标注音量强度。所以专家提醒大家,对有声音的玩具还是应该提高警惕,不仅是那些带有警报的,震耳欲聋的玩具会影响孩子的听觉,一些普通的发声玩具,比如一本电子读物,如果距离耳朵过近,也会大大超出安全的音量。
进口玩具的噪音问题是否有标准衡量?
进口玩具通常遵循的是《欧洲玩具安全标准》,其中也包括玩具噪音检测标准,普通发声玩具噪音不得超过90分贝,雷管类玩具噪音不得超过125分贝。合格的产品会印有“EN71”安全认证(英国:BS5665,法国:NF51-202)。其实,很多国产玩具已经和国际接轨,获得此项认证。
应该多久带孩子去检查一次听力?
即使你的孩子在刚出生时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