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教导师。
具有成功的启发技巧
“启发式教学”的标语,几乎在每一张幼稚园的招生简章上都能看得见。但是妈妈们得小心,以大人为中心的启发,仍旧是依成人的主见“传授些知识给孩子,让他们被动地去领悟、记忆或模仿”,完全不同于蒙氏教育里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打开吸取知识的灵窗,运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又新”。让我们从一句问话中来体会这种不同(当然,得视儿童发展的程度来发问):▲传统式:小明,你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蒙氏:来!小明,摸摸看这两个球,你发现了什么?前者的问题,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规定好儿童必须回答些什么问题。后者的弹性非常宽,他不仅要小孩亲自摸摸看,去体会感觉,更将问题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脑子,发现事物的种种不同和奥妙。再来,前一个问题,是老师“期待”的有限答案;后一个问题,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各种的答案。观点与立场,是多么大的差别呀!
如何启发孩子,是一件颇难的工作,需要相当多的思考与技巧,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缺乏的修练。但假如您是一个新手,无法拿捏其中的诀窍,要心里摆着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去动头脑”,话出口前也先细细咀嚼再三,时日一久总可以揣摩得到其中方法的!
具备爱心、耐心
虽然儿童在本能上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她)们自动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没有老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而“见异思迁”,而使得蒙氏倡称幼儿成长的“工作”(指儿童自己去接触环境,实际地去操作教具而求长远的工作),变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谓的“游戏”;意义和效果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导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摘编自《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