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我爸爸说那是最高级的轿车。”
冉冉:“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它们的标志。怎么办?”
安琪:“我家里的一本书上有的,明天我把它带来。”
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产生新的主题内容,作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像车的牌子,幼儿很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收集,共同创设环境。多种渠道的材料及环境创设,对于主题展开与深入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幼儿参与环境建设,产生师生互动的效应。
环境、材料的创设意义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有许多新的发现,他们互相讨论,热烈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
实录五我看到的植物
一次,枫枫小朋友用放大镜不停地看着他的一盆“文竹”,教师站在一旁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刚想开口问个究竟,但又不忍打断幼儿,于是一直站在一旁看着。一会儿,枫枫回过头来,对老师说:“我终于看到文竹的茎上有白色的像鱼鳞一样的东西了。”我也凑过去,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了起来,原来真有一些。枫枫兴奋地告诉我,“这才是文竹的叶子,我们看到的文竹的叶子其实是它的茎。”
在探索中教师和幼儿的经验是互动的,有时是教师借助材料给予幼儿以启发;有时幼儿借助材料,通过观察发现让教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实录六采访公交937路汽车司机
欣媛:“叔叔你好,我们是普陀幼儿园的小朋友,我非常想知道这辆汽车是靠什么发动的?”
司机:“你这么小的幼儿就想了解车子,蛮有趣的,现在正好空着,我就来告诉你(边说着话边打开发动机的盖子):‘这就是汽车的发动机,它就像人的心脏,汽车就是靠它来发动的,不过发动机发动还需要汽油作为燃料,你们看这是油箱。’”(手指油箱)
欣媛:“油箱这么大。”
司机:“油箱就像人的胃,里面装的全部是汽油,它通过各种管道把油输送给发动机,好!让我试一下给你看。”(汽车发动了,幼儿拍手鼓掌。)
欣媛:“叔叔,今天我就坐你的车好吗?”
司机:“好的!”
此次调查是幼儿自己主动提出的,家长感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非常配合,拿着摄像机把幼儿调查的整个过程全部摄录下来。幼儿不仅通过自己的感官了解了汽车发动的整个过程,而且在与司机的交谈中增强了幼儿们的交往能力,不仅使她的交往能力有了提高,也获得了感性的直接经验。
实录七植物展览会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一次,幼儿提出要在教室的墙上展示他们收集来的有关植物的资料,我们就去世纪公园收集材料,许多幼儿带了照相机,拍摄照片。只有然然小朋友带了一个画夹。他找到了一棵蒲公英,先画了一张完整的画。接着把蒲公英冠毛被风吹起的模样画了下来,另外又画了一张冠毛被吹走后留下光秃秃的花枝的画。在展示时,当他发现教师将他的画挂出后,他感到十分高兴,因此最后幼儿举办了一个植物展览会,共展出图书39本,图片资料88幅,照片资料172幅,剪报网上下载资料57幅,实物资料43种。
实录八我设计的汽车
一次,幼儿们去消防总队参观,路上正好遇上了堵车、幼儿在车内显得有些着急,这时浩然小朋友说:“我要发明一种车,车身上装两个翅膀,要是一堵车,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