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的学生,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专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具备优秀的注意力,是幼儿心理素质水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衡量标准。 研究表明,我国幼儿的注意力在一些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体现在孩子开始上学之后,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摸摸这儿、动动那儿,一个小时的作业能磨蹭3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各种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成绩也在下降,渐渐地和其他同学拉开了距离。为此,家长普遍很着急。 幼儿学龄前(3~6岁)是开发注意力的关键期。人的注意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训练的结果。注意力发展好的幼儿,都是后天训练和培养出来的。 孩子小的时候,如不针对他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上学后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一边背歌谣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就是幼儿注意力的不良发展,而往往被家长忽略掉了。 缺乏正确的引导也是幼儿注意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孩子一旦表现出注意方面的不足,正确的指导和矫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及时矫正,孩子尚能在入学前克服。 缺乏引导注意的方法。人注意各种不同的事物、参与不同的活动均需要不同的注意方法。注意力差的幼儿可能是缺乏这方面的培养。 身体健康条件也是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原因之一。比如,体弱多病的幼儿,其注意力水平就会比较低下。 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在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是最重要的途径。培养要有针对性,比如为幼儿设计促进注意力发展的提高课程,同时开展矫正教育,双管齐下,提高注意力水平的速度见效就快。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期是培养注意力的最佳时期。有些幼儿园已经开始对注意力进行训练,按照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幼儿注意力整合补偿训练”。这套训练有不同的方法:注意力流畅训练法、敏捷训练法、广度训练法、系统训练法、趣味训练法和合成训练法。有研究表明,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训练,幼儿的注意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托班(2岁以后)提高了65%,小班提高了150%,中班提高了85%,大班提高了70%
老师的建议:在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