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识字变成阅读的天敌(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16日 09:35:15 

,有时也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

  有些书,比如“饥饿的毛毛虫”这样朗朗上口的故事,家长念几遍,孩子就听熟了,记住了。这时就可以让孩子念给家长听。其实我们知道,孩子不是在念书,而是在背故事。

  但这一过程很重要,孩子一页页地翻书,每一页的故事他都知道。等他把故事“念”过许多遍之后,书上的字他就认识了。通过“念”书的过程孩子还了解到书面语与口语之间是有联系的。

  书上的东西可以念出来,嘴里说的东西也可以写下来。孩子的这种自然而然的识字,我并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拿着识字卡识字,是脱离生活实际、死记硬背式的识字。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孩子做出一个示范。如果父母很爱读书,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爱读书。

  在自主阅读前的这两个阶段,孩子即使一个字也不认识,他仍可以读书。读什么?读画。因为我们知道儿童图书都有画,画可以告诉孩子故事。

  还有些儿童书是无字书,让孩子看着画讲自己的故事。我班上就有这样的孩子,特别爱看书,拿着一本书,一页页翻,嘴里念念有词。可是你仔细一听,他“念”的与书上写的完全不相干,但是他有自己的故事。

  他翻一页,讲一段,只是用图画中的角色来编自己的故事。把书念完,放下,他满意了。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实际上是他写书的开始,他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做什么?家长可以把孩子的创作记录下来,就成了孩子的书了。当孩子可以自己写书,他就成了作者了,他一定会更加喜爱书。

  毛:从小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习惯是非常好的,但是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四五岁了,还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该怎么办?

  吴:读书习惯是随时随地可以养成的。它不见得非得从小开始,当然从小开始效果最好,但是迟了总比不开始好。而且在孩子青春期发育之前,机会的窗口是永远敞开的。

  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关键在成人。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自己很喜欢读书,也经常读书,追求读书。给孩子一本书,父母首先要与他一起读,而且每天固定有一个安静的读书时间,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的读书习惯。开始的读书时间可以短,慢慢地加长。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关键是为孩子选择他感兴趣的好图画书。

  吴放,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1984年赴美留学,获得幼儿教育硕士和儿童发展与教育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霍华德大学教育学院。她认为,发现、欣赏和尊重孩子们的与众不同并因材施教是幼儿教师能够送给孩子们的最佳礼物。

  毛允燕,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近几年来,参与了北京市“九五”课题“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及“十五”课题“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有多篇论文发表。她认为,活力、好奇、自主、创造是每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是我们成人应还给儿童的权利。

  • 智力开发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