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RDI(人际交流学习)游戏(简单、好玩)(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1月10日 22:00:30 

  
  游戏目的:参照、确认、眼神快速转移、注意力、动作调控游戏变化:
  
  1、角色转换:等孩子熟悉游戏规则并表现出一定的参与兴趣时,交换角色,由孩子来进行拍手模仿,转变成二人游戏。
  
  2、次数的变化:刚开始的活动要简单,只涉及击打次数的变化。可先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比如按1、2、3、4、5的顺序或5、4、3、2、1的顺序有节奏的进行,然后再打破规律随意变化击打次数,增加击打次数。
  
  3、加入声音大小的变化:由对比强烈的变化逐渐到微弱变化,由单一的大声或小声(如大大大,小小小,大大大大大大等)逐渐到大小声音混合进行(如大大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小小小大等)。
  
  4、加入节奏快慢的变化:变化的技巧同上。
  
  5、复杂变化:将声音大小和节奏快慢的变化糅合到一起。
  
  6、动作调控:游戏熟练后将拍手模仿改变为打鼓模仿,训练动作的调控能力。除了上述次数、节奏和声音的变化外,还可以增加单双手分别击打、双手同时击打、单双手交错击打,击打鼓的正面、侧面或边沿等变化。灵活多变的手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模仿兴趣。
  
  7、同步练习:孩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后,可以将模仿打鼓的动作变化为同步训练。这需要孩子有更高的配合协调能力和动作调控技能,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随时保持高度警觉状态。
  
  8、其它变化:将用鼓棰打鼓改为用手拍鼓.
  
  跳水游戏:
  
  5-6岁的男孩子都喜欢爬高上低,喜欢蹦蹦跳跳,跳水游戏也由此应运而生。
  
  道具:用数个懒骨头椅堆成跳台(也可以用几床棉被代替),根据高低命名为1号和2号跳台。一个懒骨头放在跳台下方当水池、另准备几个抱枕或坐垫备用。
  
  游戏规则:一人当教练,一人当跳水运动员。跳水运动员通过手势告诉教练自己要上几号跳台,征得同意后爬上相应的跳台,根据教练的指令跳到"水池"里。
  
  游戏目的:参照、确认能力、大运动、肢体语言能力、互动的维持和修复技能游戏变化:
  
  1、玩得比较熟练后,教练故意把"水池"移到旁边或较远的地方,让孩子通过手势向教练要求移动懒骨头。
  
  2、在孩子求助时要装作很笨,错拿抱枕或坐垫当水池,或故意将懒骨头向反方向移动,或虽然按照孩子指挥的方向,但出乎意料将水池移动很远,让孩子通过点头摇头并结合手势来进行指挥。
  
  3、如果孩子对"跳水"的兴致很高,教练需要故意在孩子要求上跳台之前开小差,打个瞌睡什么的,让孩子学习维持和修复互动的技巧.十点半--改良后的传统纸牌游戏:
  
  道具:扑克牌一副游戏规则:一人随机发牌,2-4人参与竞赛。发牌者用眼睛看竞赛者的示意,如点头则发一张牌,摇头就不发牌;然后轮到下一个竞赛者。发完一圈后再重复刚才的程序,直到所有人都不再要牌(最多可发五张牌)为止。竞赛者公布自己每张牌相加后的点数,十点半为最大,超过十点半则爆炸,点数变成零。点数大的为胜利者,五张牌都拿满了而点数仍没有超过十点半的称为"五小",也是胜利者。
  
  游戏说明:A的点数为1,其余花牌均为半点。
  
  游戏目的:
  
  1、社会参照:关注发牌者和其他参与者2、认知:10以内的加法3、确认能力:判断是否爆炸,判断失败者和胜利者4、共同注意力:强烈的参与动机带来高度的关注5、情绪分享:分享胜利或失败的感觉6、变通能力(弹性思维能力):将所有的花牌转化为半点7、心智训练:预测是否会爆炸,并作出正确的选择(是否要牌)你要我给:
  
上一篇:幼儿游戏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
  • 儿童游戏知识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