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整个孕期检查中,需要做两次阴道检查。第一次检查是在早孕期,主要是了解孕妈咪的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以及怀孕的子宫与停经月份不相符合等,同时检查阴道白带有无霉菌、滴虫等病菌感染;第二次阴道检查是在怀孕24周以后,主要是了解骨盆的大小,做一下骨盆内测量,初步估计一下胎宝贝是否能从阴道自然分娩,必要时取阴道白带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分娩前合理药物治疗。
一般来讲这种检查不会对胎宝贝造成伤害。但在怀孕36周以后,应避免做不必要的阴道检查。特别是孕妈咪有习惯性流产史更应慎重,避免引起再次流产。
孕期驾车——
关键词30:开车上班
Q:我怀孕3个月了,我家离单位很远,怀孕前都是自己开车去上班,但以后随着孕周一天天的增加,身体会变得越来越重,那么我还可以开车吗?如果可以需要注意些什么?
A:怀孕最初3个月,从医学角度讲,开车时由于孕妈咪一直坐在座位上,骨盆和子宫的血液循环都不好;而且,开车容易引起精神紧张,这不利于胎宝贝健康,也易引发流产,建议怀孕3个月内不宜开车。
怀孕6个月后,在急刹车时方向盘很容易冲撞到腹部,引起早破水。而且,随着孕周增加孕妈咪的反应也会变得有些慢,建议怀孕超过6个月最好就不要开车了。
孕期安全驾驶Tips:
1.孕妈咪开车时速请勿超过60公里,避免紧急刹车,连续驾车尽量不超过1小时。
2.为了防止身体疲劳,应准备一些舒适头枕、靠垫等,以缓解身体不适。
3.不要采取前倾的姿势驾驶,身体姿势要尽量坐正,以免安全带滑落,压迫胎宝贝。另外,系安全带不要压迫到隆起的肚子。
4.在开车的时候应该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以免冲撞力过大,使自己受到惊吓。
5.不要在过于颠簸的路上开车,以免引起流产。
关键词31:骑自行车
Q:我怀孕6周了,原来一直骑车上班,现在怀孕了还可以骑车吗?如果可以应该注意些什么?
A:如果没有什么异常,阴道出血、腹痛或曾经习惯性流产,孕妈咪可以骑车,它也是一种适量的运动。不过,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要在平坦的路上行驶,避免在颠簸的路上长时间骑车或在太陡的上坡行驶,以免引起盆腔过度充血。另外,骑车时速度不宜太快,同时还应调整好车座坡度,使车座后边略高一些,座垫柔软些,以使会阴及身体舒服一些。但到了怀孕晚期最好不要再骑车了,以免发生意外。
心理减压——
关键词32:心理压力大
Q:我怀孕后总担心胎宝贝出现畸形,另外还担心分娩时会不顺利,因而心理压力很大,怎样减轻心理压力?
A:孕妈咪要学会心理调适,同时准爸爸也应该更加关心和宽容妻子;不宜喝咖啡及茶水,也不宜吃油炸食品,这些都会给孕妈咪带来压力。如果恐惧和焦虑使你无法入睡,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可泡15分钟的温水澡,再喝一杯加热蜂蜜牛奶等。另外,可以考虑参加分娩学习班或新父母学习班,还可以做做瑜伽操。
关键词33:乙肝“大三阳
Q: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很担心自己不能生个健康宝贝,我怀孕后应该怎样保护胎宝贝?
A:乙肝孕妈咪在怀孕期间,定期复查肝功非常重要,最好1~2个月复查一次。同时,应该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等。还应该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防乙肝病毒在宫内感染。此外,注意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适当增加营养,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紧张、熬夜,保持最佳身体状态。
关于产前检查——
关键词34:高龄孕妈咪
Q:我今年35岁,属于高龄孕妈咪,为了自身及胎宝贝的健康,应该做那些产前检查?
A:应该做以下检查:
1.产前筛查:怀孕早期或中期进行,一般检查孕妈咪血中的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再结合孕妈咪的年龄、孕周等,计算出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儿的风险度。如果属于高风险应去接受产前诊断,可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或脐静脉穿刺,取脐血检查染色体核型。另外,B超检查胎宝贝发育状况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2.孕妈咪糖筛查:应在怀孕24-28周进行糖筛查,糖筛查阳性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可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若家庭中父母或祖父母有患糖尿病者,首次产前检查时就应进行糖筛查。由于高龄孕妈咪合并糖尿病或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较大,此项检查非常重要。
3.监测血压:如果孕前没有血压高,在怀孕后血压两次高于140/90MMHG,即可诊断妊娠期高血压。这种疾病也可能造成胎盘供给胎宝贝的养分过少,从而使胎宝贝体重过轻、发育不良。
4.胎心监护:在怀孕最后一个月,高龄孕妈咪要特别注意胎动情况。有条件应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以了解胎宝贝在宫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