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各阶段孕妇的叶酸推荐膳食摄入量为600微克DFE/天,孕前阶段为400微克DFE/天,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均为1000微克DFE。育龄妇女在有可能怀孕的情况下,应尽早、尽可能多地摄取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及豆类,同时,至少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微克,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症防治是围生期营养的重要关注点
专项调查和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中国孕妇和乳母中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症患病率仍然较高,早、中、晚孕期妇女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症的患病率分别为9.6%—33.8%和38.8%—51.6%,城乡乳母合计贫血患病率高达30.7%。围孕期铁营养不良不但损害妇女自身健康,还会减少胎儿体内铁质储备,成为新生儿和婴儿缺铁性贫血和换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中国孕妇的膳食铁摄入水平在每天23—25毫克之间,与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荐孕中期和孕晚期的铁摄入量(孕早期15毫克,孕中期25毫克,孕晚期35毫克)相比,孕晚期存在较大差距;而美国育龄妇女的膳食铁摄入量为13.2毫克/天,贫血患病率不足4%。可见,中国妇女铁缺乏症高发的原因,不是膳食中铁摄入量不足,而是铁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所致。而铁酱油,作为膳食摄入,其吸收率高,有利于充分补充缺铁的不足。
膳食铁分为动物性食物的血红素铁和植物性食物的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高,不易受膳食因素干扰;非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差,很容易受膳食中干扰因素的影响,但也可受到促进因素的作用。膳食中的植酸、草酸、膳食纤维、茶和咖啡、卵黄高磷蛋白可干扰膳食铁吸收;维生素C、柠檬酸、氨基酸、乳酸、乳糖等可促进膳食铁吸收。由于植物性食物中富含植酸、草酸等铁吸收干扰因素,故植物性食物的铁吸收利用率一般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