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情不好严重的可致胎儿畸形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7年07月17日 17:42:01 

  孕期心理变化表现:

孕妇心情不好严重的可致胎儿畸形

  孕早期: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增强

  怀孕之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约有半数的妇女会出现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早孕反应使怀孕妇女较易于产生心理波动,很难保持愉快、平静的情绪,而出现烦躁、委屈等不良情绪。

  有些孕妇有阴道出血史、保胎史、习惯性流产史、不良产史、服药史、接触电脑、家庭装修、吸烟、饮酒等情况,这些往往使孕妇紧张焦虑,担心流产,担心胎儿畸形。

  总之,孕早期孕妇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暗示,依赖性增强。

  孕中期:孕妈逐渐适应,情绪趋于稳定

  随着早孕反应种种不适逐渐减轻和消失,孕妇的身体随之好转,胃口大增,情绪进入平稳阶段。食欲和睡眠恢复正常,特别是出现了胎动,对准妈妈啊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这一阶段,通过生活、工作和休息的适当调整,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这段时期身体外形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重有所增加,腹部渐渐隆起,可以感觉到胎动,但由于已经怀孕了一段时间,孕妇对妊娠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逐渐适应,情绪趋于稳定,但感知觉、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可能会略有下降,而抵御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却会增强。

  孕晚期:精神压抑,容易紧张焦虑

  在这段时期里,胎儿迅速生长发育,体重增长较快,外形变化更为显著,孕妇活动笨重,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也容易发生,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疲倦、便秘、食欲减退等健康问题,孕妇的心理负担加重,主要是想像和猜测孩子,担心孩子的健康、性别、长相,害怕早产、临产、分娩,对丈夫更加依赖,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对要做母亲和怎样做好一个母亲而激动不安、心中茫然。

  这段时期孕妇情绪不稳定,精神上感到压抑,容易紧张焦虑、易哭、忧郁、易激惹等不良情绪。

  分娩期:焦虑、紧张、不安

  分娩过程虽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产程少则几小时,长则十余小时以上,对于产妇来说,实在是一场巨大的生理变化和激烈的心理刺激。

  在分娩阶段及临产前,孕妇常伴有焦虑、恐惧的应激反应。她们害怕疼痛、出血多、更惧怕难产。紧张恐惧的心理造成疼痛难忍的主观感受及不吃不喝、体力消耗严重的不良行为。有研究表明:67.89%的妇女在分娩时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恐惧。

  准妈妈心情不好,对胎儿有多大影响?

  准妈妈情绪波动,对胎儿影响很大。有资料报道,战乱时期出生的孩子,有6.5%发生了神经系统畸形。而这个比率,远远高出了和平年代。

  孕7~10周准妈妈剧烈情绪变化,可导致胎儿发生唇腭裂,因为胎儿唇腭部的发育就在这段时期。然而,整个孕期的不同时期,都有着胎儿的不同器官在发育。

  大体上,情绪可分为开心、乐观、自信、欣赏、放松等积极情绪,和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孕中后期,母亲的负面情绪会使胎动明显增多;长期如此,胎儿的生长发育会滞后,出生体重会降低,各系统功能也会失调,尤其是消化系统。宝宝出生后可因经常呕吐而身体瘦弱。 如果孕妇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到惊吓、恐惧等严重刺激,神经内分泌严重紊乱,循环失调,甚至可能发生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消极情绪有时看得到,有时却看不到,比如孩子的感受、情绪、嗜好、美感、欲望等,这些其实都是有遗传性的。 在负面情绪中长大的胎儿,出生后易惊吓、爱哭闹、睡眠少、躁动不安,个性敏感脆弱,长大后自控力和社会适应性也差。

  长期负面情绪,准妈妈面色会看起来苍白、晦暗、憔悴,流产、早产及产后抑郁症等也可能会发生。 所以,为了宝宝和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抑郁、失眠、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请一定要及时调整!

  孕妇心情不好怎么办

  孕妇心情不好虽说是很正常的情况,但长此以往可不是好事。为了让宝宝有一个更好的孕育环境,妈妈们要学会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孕妇心情不好怎么办吧!

  1、消除恐惧与担忧心理。妈妈们可以多看一些有关怀孕与分娩方面的书,不要“捕风捉影”,老想着宝宝会不会长得不好,会不会营养不足,要相信产前检查,学会调控情绪。

  2、转移阵地:消除烦恼的最好办法是离开使人不愉快的环境。妈妈们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画册、郊游等,使情绪转向欢乐。

  3、适当宣泄:孕妈妈们可以通过写日记或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感情及处境,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尽快恢复平和的心态。

  4、打扮自己:孕妈妈可以经常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看到美美的自己,孕妈妈的心情也可能会变好哦!

  5、外出散步:整天闷在室内,别说是孕妈妈,一般人也会觉得难受呢!所以,孕妈妈也可以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看天空看鸟儿,这样心情也会美美的哦!

胎教音乐
  • 胎儿健康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