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阿丁尿床了》(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26日 23:27:36

  一、解读绘本,精选教法

  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正如彭懿老师所说,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是图文合奏,《阿丁尿床了》是一个与孩子的生活经验非常贴切又充满童趣的绘本,当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阿丁躲的地方一次比一次隐蔽,露出来的局部一次比一次小,寻找的难度也一次比一次难。如果像普通的绘本阅读教学那样开始通过简单的引题就让孩子们进行自主阅读,那么其中的悬念也就不称之为悬念了。因此,当我们对绘本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解读后,采取了剥茧抽丝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孩子们解读绘本,从孩子最感兴趣的画面入手展开重点画面的指导、分享、交流。当孩子们发现变小了的阿丁竟然躲在图画书的插图中,躲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躲在桌角露出半个身子;躲在废酒瓶口;躲在睡衣的口袋里时,孩子们寻找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当孩子有了想要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今天我呈现的是这一内容的第一课时:从交流分享感兴趣的画面入手,带领幼儿走进绘本的世界,去感受绘本中的童真和童趣。

  二、解读幼儿,精彩回应

  教师精彩的教学语言对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个性化回应不再是简单重复孩子的回答,而是敏感的察觉孩子的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回答,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做更深一步的探究;在本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孩子不同的回答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回应。如: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以及采用及时总结和经验提升的方法等使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得到满足和提高;在本教学活动中教师能运用开放性的提问和适当的追问直接地完成对孩子的个性化回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提升式回应--教师在幼儿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对于这种回应,教师在活动之前对所执教的内容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

  如在该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寻找第一次躲起来的阿丁时的片段:

  师:第一次,阿丁想躲在哪里呢?请你把他找出来。

  幼1:在窗帘后面。

  师: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看见他。你看见他了吗?(幼儿摇摇头)

  幼2:在垃圾桶里,我看到蓝蓝的了。

  师:仔细看看是阿丁的衣服吗?

  幼2:不是。

  师:你很棒,因为你能根据阿丁衣服的颜色来寻找了。

  幼儿虽然没有真正找出阿丁,但教师没有否定,而是及时将幼儿的回答进行提升、梳理,帮助孩子们掌握寻找的阿丁的方法:即要根据显露的特征来寻找。

  2.归纳式回应--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不是简单的重复,而要进行梳理和归纳。

  如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幼儿到书中去寻找妈妈的爱时,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就是:

  幼:妈妈笑眯眯的看着阿丁。

  师:这是一个温柔的妈妈!

  幼:妈妈对阿丁说,以后睡觉前要记得解小便,就不会尿床了!

  师:这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

  幼:妈妈还帮阿丁洗被子。

  师:这真是一个会关心人的妈妈!

  ......

  3.赏识激励回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有针对性的表扬激励幼儿。

  活动中,在最后一次寻找躲在衣服口袋里的阿丁时,当幼儿发现狮子的脸与阿丁的脸的肤色不同时,教师给予赏识与激励:太聪明了,你还会比较着看呢!

  4.追问扩思回应--这种回应中教师必须运用追问,而追问的问题必须扩展幼儿的思路。如在刚开始的解读封面环节中,教师就很好的运用了此回应方法,让幼儿习得了阅读的方法。

  5.互动式回应--把发问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有效提升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提出的问题或教师本人向幼儿提问的方式,经常使幼儿面临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或幼儿的问题来激思引路,这有助于幼儿明确探究活动的方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在活动中有一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阿丁真的变得这么小了吗?这时如果教师马上把正确答案给孩子"不是,那是阿丁想象中的情景"也可行。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将"球"又抛给了孩子,"是呀,阿丁真的变小了吗?谁来告诉他?"

  教师引发幼儿提问,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当幼儿向教师发球,提出问题时,教师没有作答,而是用反问,将幼儿抛过来的球又抛给幼儿,由单一的师幼之间的互动,巧妙的引发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调动了全班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幼儿的经验,达到了互动式回应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作为一个细心的倾听者、敏锐的观察者、积极的促进者,适时地对幼儿的报以有效回应,引发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培养我们的孩子愿意提问、敢于质疑。做到有问必应,应必扩思。这种对幼儿终身学习、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最终享受阅读兴趣,并让阅读成为其终身受益者。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