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端午节系列教案:中国人的端午节 (含课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03日 20:30:32

  幼儿工作的非常专注,制作和布置出有着浓厚节日气氛和端午节特色的环境。之后幼儿还提出用竹竿进行赛龙舟活动,本次主题活动在激烈的比赛中降下了帷幕。但操作区域仍显单调,不够丰富

  本次活动是幼儿自己提出的,所以比其它任何活动气氛显得特别活跃、融洽。而操作区域受节日特色及幼儿水平影响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在幼儿掌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诸如做彩球一类的既能烘托节日气氛、又没有季节限制的区域。

  5、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性评价:

  本次主题活动圆满的完成了,在本次活动中,我尝试交互运用了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两种教学形式,使幼儿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各项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但是活动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得到了如下的启示:

  (1) 教师应积极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和努力。

  幼儿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尤其是区域活动)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经由这一历程,促进其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例如:满足幼儿的愿望开展“赛龙舟”的庆祝活动。

  (2) 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是一个较理想的“本土化”教学模式。

  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两种教学形式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只有把这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教师不可低估幼儿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

  幼儿的潜力是挖掘不尽的,我查一点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在他们提出要自己编鸭蛋网时,我有些犹豫)。看来教师要真正做到“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我的座右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将继续努力,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附录:

  附录1:具体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计划)

  活动一:社会——端午节的起源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源自我国是不争的事实。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挂艾叶、菖蒲,佩带香包以及吃粽子等习俗的由来与传说。

  活动准备:

  1、将屈原、黄巢的传说编成故事。

  2、发动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结合时事开展讨论:端午节起源于那里?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4、欣赏黄巢的故事,了解挂艾叶、菖蒲的来历。

  5、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活动二:科学——神奇的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实验认识艾叶和菖蒲,知道它们都是草本植物,具有防蚊蝇的功能。了解“恶月”的含义。

  2、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并能够细致地观察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每组备有艾叶、菖蒲若干。

  2、收集一小瓶蚊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艾叶和菖蒲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是草本植物。

  2、通过仔细观察小实验,知道它们中含有的芳香油能够驱除蚊蝇。

  3、通过讨论“端午节为什么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了解“恶月”的含义。

  4、拓展话题:如何防止蚊叮虫咬?

  活动三:讲述活动——我家过的端午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我家过的端午节”进行完整性的讲述。

  2、通过讲述让幼儿了解端午节“吃五黄”、“赛龙舟”等习俗。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收集鸭蛋网、香包以及赛龙舟及端午节习俗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鸭蛋网、香包等提示幼儿思考讲述思路。

  2、幼儿围绕“我家过的端午节”进行自由讲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说话的完整性。

  3、师生共同统计:端午节要做哪些事情。

  4、迁移讲述思路: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准备怎样过端午节。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四:谈话活动——我吃过的粽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粽子”这一话题谈话,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2、能够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吸取有用的语言信息,以便及时做出反应,交流自己的见解。

  3、再次重温粽子的由来,加深幼儿“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一印象,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盘剥好的粽子及剥下的一片粽叶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2、幼儿自由观察粽叶、品尝粽子开展讨论。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及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内容。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