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吹气球的瓶子》含课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4年11月19日 15:43:38

  活动目标:

  1.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情感)

  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有目的的进行验证猜想。(能力)

  3.了解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的科学现象。(认知)

  活动重点: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活动难点:了解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空瓶子、白大褂、小苏打、白醋、牛奶、茶水、小绳子、气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对话导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二、基本部分

  (一)认识实验材料。

  1.出示所有材料实物,并认知(小苏打、牛奶、茶水、白醋)

  2.提问:你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吹气球?

  教师:"小朋友,大家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个吹气球的小实验,一起探究科学的奥秘吧。"

  教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有:茶水、牛奶、醋、气球,小苏打、空瓶子,细绳子。怎样用这些材料和工具把气球吹起来呢?有的小朋友会说用嘴巴可以把气球吹起来,不是的哦,老师是希望用这些材料和工具把气球吹起来"。

  (二)第一次动手实验,探索实验结果。

  1.观看视频,激发幼儿操作的乐趣。

  2.教师开始探索操作。(牛奶能否把气球吹起来)

  3.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大胆交流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5.总结第一次的操作方法,发现牛奶不能把气球吹起来。

  ("首先,我们在瓶子里装上牛奶,在气球里装入适量小苏打粉,然后用绳子把气球扎在瓶口,最后,我们把气球托起,将气球里的小苏打粉倒入瓶子里,这样气球会被吹起来吗?我们的实验会成功吗?敬请期待吧!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哦,气球并没有被吹起呀,所以实验失败了。")

  (三)第二次动手实验,探索实验结果。

  1.教师开始探索操作。(茶水能否把气球吹起来)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证明茶水也不能把气球吹起来,接着引导幼儿进行第三次实验。

  ("我们来试试第二种方法:首先,我们在瓶子里装上茶水,在气球里装入适量小苏打粉,然后用绳子把气球扎在瓶口,最后,我们把气球托起,将气球里的小苏打粉倒入瓶子里,这样气球会被吹起来吗?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哦,气球并没有被吹起呀,所以实验失败了。")

  (四)第三次动手实验,探索实验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试试第三种方法吧。"

  "首先,我们在瓶子里装上白醋,在气球里装入适量小苏打粉,然后用绳子把气球扎在瓶口,把气球托起,将气球里的小苏打粉倒入瓶子里。那么这次实验会成功吗?气球会被吹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实验结果。"

  "小朋友,我们的实验成功了,瓶口的气球被吹起来了,那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结束部分:

  1.提问幼儿小苏打和醋为什么会把气球吹起来?

  小结:醋和小苏打在一起产生二氧化碳,有了气体,气球就能吹出来了。

  2.表扬幼儿成功完成探索试验。

  "哇,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呀,原来醋是酸性的,小苏打粉是碱性的,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气体,就能把气球吹起来了。"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其实呀,这些有趣的现象背后,有着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小朋友们要善于发现,多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奥秘了。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