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5月09日 09:52:37

  在日积月累的学习提高中,保育员会在热爱幼儿、热爱幼教岗位、忠实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实现由关注物向关注幼儿的转变、由被动配合向主动协作的转变、由消极干预制止向积极支持引导的转变、由理论与实践疏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转变。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加强管理力度目前,许多幼儿园对保育员没有具体工作要求与衡量标准,保育员也将其工作视为简单家务劳动,凭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经验行事,造成了保育工作随意性大、效率低、效果差,影响了保育质量。因此,加强保育员管理,健全保育措施,规范保育员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是提高保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首先要制定保育员一日:正作细则和工作要求。以保育员一日工作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通过采取“定时、定点、定事、定要求”的方法,让保育员知道如何有效、有序的把一日工作做好、做细、做到位。一日工作细则应体现操作过程的有序性,根据幼儿园日常情况,将保育工作较为合理地、科学地进行整理、排序,是改变保育工作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状态、提高工作实效的有效措施。保育员工作要求体现操作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减少保育操作过程影响幼儿健康的潜在不利因素。措施内容要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既能体现目标,又能体现可操作性,即保育工作目标——日常保育工作要求与对策——一日保育工作程序——生活环节操作细则——专项操作细则,逐步细化,使之形成科学有序的操作系统,规范保育行为,以达到保育过程的规范化、量化管理。

  其次要制定园长保育工作管理职责。加强对保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确立保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保教并重”的原则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实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再次要开展专项评估。通过评估考核对保育员管理、保育员工作成效进行判断,为日后工作提供反馈信息,进行合理调控。建立评估体系,为保育员的等级评定、评优评先、优胜劣汰提供有效证据。

  此外,保育员要持证上岗。教师有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保育员也应该有保育员资格证书才能被录用。为了满足幼儿教育对保育员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保育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推行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动保育员持证上岗的规范化操作。开设幼儿园保育员职业资格培训班,培训班的内容建议包括:职业道德、幼儿保育保健工作基本知识(教育、生理、心理、饮食、常见病)及技能要求、技能操练等。

  管理者要为保育员开展工作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保育员形成各自鲜明的保育特色,在保育领域中充分展示她们的特长。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幼儿园实行目标管理,应制定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使管理过程成为保育员学习、提高与成长的过程。

  幼儿教育涉及教育、心理、卫生等多个领域,加之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使得保育的广度、难度增加,质量要求提高。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对保育工作的科学化、教育化含量会不断增加。懂科学、懂教育、高水准的保育员队伍是实现现代保育工作的保证。开展正规培训,形成培训网络,使保育员能全面科学系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保育员的进修培训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引进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协调互补等手段,优化保育员队伍,使之逐步达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