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居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非常忽视,对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缺少方法,父母、祖父母包办代替多,孩子生活技能差。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而这些是和人的生活实践能力紧紧相连的,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品质,为他们能在将来的社会中较好地生存打下扎实的基础。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良好的生活品质的养成,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与孩子生活品质的发展关系密切,幼儿园的活动应该是生活,给幼儿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真正的成为生活的主人。
二、幼儿发展目标:
总目标:
1、以培养幼儿健全的身心为基础进行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态度,使幼儿能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
2、培养能主动适应生活、积极交往合作、大胆实践创造。
3、培养幼儿会生活的能力、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孩子的爱心、对人的信任感,培养自立精神,养成能与人协作的态度及初步的道德观。
5、培养幼儿对所处自然、社会环境包含对事物的关心和兴趣,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内心感受,萌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6、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让活动回归生活,养成幼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具体发展目标:
中班1、发展幼儿想象、创造、审美的能力,进行用筷子、绕毛线、系鞋带、煮蛋等生活技能的练习。让幼儿自主学习,自由探索,促进每位幼儿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有个性地发展。
2、通过生活实践系列活动,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积累大量关于生活的经验。
3、培养幼儿做事专注、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品质。
大班:
1、让幼儿系统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技巧,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2、尝试生活中的面点、甜品等技能的制作,同时了解学习做一位小学生应该会做的事情,如:班级值日、整理书包、包书皮等能力的培养。
3、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4、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发展幼儿动手、审美的能力。
5、通过优化生活实践活动的活动方法,培养幼儿之间健全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三、教育措施和方法:
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幼儿学习各项生活技能1、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我和图书做朋友","毛线趣味多"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修补图书、用筷子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有效。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只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有穿鞋、系鞋带、整理床铺等。
2、儿歌。幼儿通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育,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四、具体安排:
中班级部:
周次活动名称活动目标第一周毛线趣味多1、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2、初步掌握绕毛线的基本技能,了解毛线的用途,能运用多种方法玩毛线。
第二周我会用筷子1、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2、学习使用筷子,了解一些使用筷子的常规(如:不敲打碗盆,不把筷子指向他人等)。
第三周我和图书做朋友1、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让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学习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3、尝试自己修补破损的图书。
第四周小小面包师1、让幼儿认识制作面包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2、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习制作形状各异的面包。
第五周甜蜜蜜1、调动多种感官感知南瓜的形状与特征。
2、了解南瓜可以制作出很多美味。
3、学习尝试制作出"甜蜜蜜"这道美味的小吃。
第六周爱心果篮1、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乐趣,萌发关爱长辈的情感。
2、培养审美能力。
3、幼儿按意愿尝试自主选择材料,装扮水果篮。
第七周爽歪歪1、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2、培养观察、探索能力。3、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第八周水果拼盘1、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